【策劃】日本動畫電影的1314日本動畫電影在去年有驚有喜佳作不斷﹔今年正式進入后宮崎駿時代,失去了領軍人物的日本動畫電影能否依然春風如故凱歌高奏麼?
【策劃·14年誰最閃耀?】13年是日劇的豐收年,《海女》《半澤直樹》紅遍亞洲。《海女》主演能年玲奈和有村架純也一夜躥紅,14年將會有誰紅遍天?
【策劃·曼妙的綾瀨遙】綾瀨遙天然之美在日本是有口皆碑的,不妨學學綾瀨遙是如何保持完美肌膚和曼妙身材的吧
【策劃·日本娛樂圈2014】日媒提前公開2014年演藝圈最可能發生的10大事件,我們不妨看看他們的預言,待到2014年年末時再來驗証這些預言到底如何。
【策劃·日本經濟2014】初登舞台時就曾遭受有褒有貶的聲音,可謂飽受爭議的“安倍經濟學”在2014年裡還能繼續撬動日本經濟的車輪向前轉動嗎?
大島優子:從童星到AKB天團從童星到AKB的領軍人物,再到“演員”夢想的實現,讓我們一起回顧大島優子自出道以來的成長歷程。
前田敦子,2013的蛻變離開猶如母體的AKB48,“單飛”的前田敦子在2013年走得還好嗎?畢業之際就立誓當一名演員的前田敦子是否實現了當初的諾言?
和食·原滋原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日宣布“和食-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正式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日本第22項被列入非遺的項目。2014年01月14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曾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東史郎在那本著名的《東史郎日記》中就公開承認,“一切源於教育”。 |
有過教育孩子經歷的人都知道,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教他什麼,他就學什麼。所以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也有“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的警句。
前日本首相岸信介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很“成功”的。在逝去多年后,無論是外交手法,還是執政理念,其外孫安倍晉三仍能貫徹始終,可見入“鮑魚之肆”浸淫時間之長。
日本政府日前決定,在將作為中學教科書編輯方針的學習指導要領解說書中,寫入釣魚島與日韓爭議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以便在國際化過程中,傳達給日本學生必要的本國領土知識。
毫無懸念,這個決定無疑會引發鄰國的抗議。人們普遍認為,這是日本的“通病”和“頑疾”的又一次表現。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官方就在修改教科書問題上蠢蠢欲動,后來也有過幾次修改教科書的行為,都引起了鄰國和世界范圍內的廣泛關注。
日本教科書問題的要害是篡改侵略歷史,實質是培養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路的大是大非問題。其中,二戰前后日本歷史始終是激烈爭奪的焦點。
戰后,由於美國人的庇護,一大批日本戰犯被鬆了綁,天皇沒有被追責,時為甲級戰犯嫌疑犯的岸信介,后來竟當上了日本首相。由於沒有嚴格追究日本戰爭的責任,日本國民對戰爭的性質也缺乏正確的認識。所有這些,使得一些日本人對歷史認識混濁不清。這種認識反映到教科書上,便成為不是問題的問題。
曾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東史郎在那本著名的《東史郎日記》中就公開承認,“一切源於教育”。
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文部科學省在右翼勢力的施壓下加強了對歷史教科書的審定。1957年岸信介上台后,強迫部分出版社將“侵略中國”改為“進出大陸”。1982年6月,文部科學省審定中小學歷史教科書時,把“三光政策”改為“抗日運動的展開,迫使日本軍隊保証治安”﹔把朝鮮人民的“獨立運動”改為“暴動”等。1985年8月,右翼團體“保衛日本國民會議”炮制的《新編日本史》把南京大屠殺說成是“尚無定論”,把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說成是“被迫應戰”,把太平洋戰爭美化成“從歐美列強的統治下解放亞洲,在日本領導下建設大東亞共榮圈”……
了解了這些偷天換日的教科書就能明白,被人看著奇怪的日本人為什麼到處宣揚他們的“神道”,殺人被視為“神賦特權”,戰死則“成神而入靈位”並被后人“參拜”和“供奉”。為什麼在日本人的字典裡,明明是“侵略”別國,卻偏偏說成“有理”和“無罪”。為什麼在《君之代》國歌裡,有“我皇御統八千載”,首相、大臣等政治家也時常“失言”,不惜侈談“皇國史觀”。
這也解釋了安倍為什麼在公開場合膽敢發表“侵略定義未定論”,為什麼要處處強調日本的民族自豪感,為什麼要加快修憲,發展軍事力量……
一切源於教育。
岸信介的“教育”已經成功地讓安倍從一個無知的孩子變得更加沒有是非觀念。而如今,作為祖輩的安倍把魔爪也伸向了孩子。
北野武有部叫《大逃殺》的系列電影,講的就是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如何成為殺人機器。看過之后,深被其中的血腥場面所震驚。如今,安倍就像影片中的校長,在“愛國心”和“積極的和平主義”微笑下隱約露出猙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