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深度解讀

【策劃】日劇《明天,媽媽不在》爭議背后的社會矛盾

專家稱應該從不同的視角分開評論

2014年01月28日16:0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1月15日,以兒童撫養機構為背景的日本電視台新劇《明天媽媽不在》第一集播出后受到相關團體的抗議,要求停播或更改內容,贊助商廣告也在第二集中集體消失。針對此事,日本電視台社長大久保好男則表示:“我們將鄭重地接受抗議和建議”,但是不會因此改變劇本,也不會中止播放。一部劇短短的1個小時的劇情為何能掀起如此大的波瀾,日本電視台為何要頂風前行,除了涉及各方的形象利益以外,最根本的或許是觸及到了現實中的社會矛盾。

1月15日,以兒童撫養機構為背景的日本電視台新劇《明天媽媽不在》第一集播出后受到相關團體的抗議,要求停播或更改內容,贊助商廣告也在第二集中集體消失。針對此事,日本電視台社長大久保好男則表示:“我們將鄭重地接受抗議和建議”,但是不會因此改變劇本,也不會中止播放。一部劇短短的1個小時的劇情為何能掀起如此大的波瀾,日本電視台為何要頂風前行,除了涉及各方的形象利益以外,最根本的或許是觸及到了現實中的社會矛盾。

劇情:該劇以兒童撫養機構為背景,描寫了因為各種原因和父母分離的孩子們的遭遇。

出品:日本電視台(NTV)

主演:蘆田愛菜,鈴木梨央,三浦翔平,木村文乃

時間:每周三晚10:00

收視率:第一集14.0%

第二集13.5%

◆表現偏見和欺凌 首播遭抗議

該劇以兒童撫養機構為背景,描寫了因為各種原因和父母分離的孩子們的遭遇,從孩子們的視角來看“愛”與“被愛”。電視劇開場陰暗,沒有孩子的天真爛漫,反而是殘酷體罰等黑暗現實交錯,觀眾看過之后紛紛表示會對孩子造成精神傷害要求停播。和劇中同樣設有“嬰兒POST”的慈惠醫院以及全國兒童養護機構協會認為該劇容易造成對養護機構的孩子以及職員產生誤解與偏見,要求電視台停止播放或更改內容。

《明天媽媽不在》續播引熱議 日本網民集體吐槽

蘆田愛菜新劇《明天媽媽不在》受譴責 相關團體要求停播

◆贊助商集體消失

迫於輿論壓力,22日播出第二集時,主要8家贊助商的名稱全部消失,EBARA食品、ENEOS、丘比的廣告也被撤下。ENEOS稱:“聽到很多意見之后在公司內部進行了協商,決定不提供公司名和廣告”。 EBARA食品也表示:“我們從6年前開始就簽訂了在同一時間段播出廣告的合同,所以在事前並不知道電視劇內容。鑒於內容(不恰當)這一次我們決定停止提供廣告”。 >>詳細

◆日本電視台:不會停播 希望觀眾看到最后

針對此事,日本電視台社長大久保好男2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將鄭重地接受抗議和建議”,但是不會因此改變劇本,也不會中止播放,將按原計劃播放完9集,如果觀眾能看到最后,應該能夠明白制作這部電視劇的制作用意。

該劇制片人在當天的記者會上也稱:劇中描寫了孩子們在困境中依靠自己的力量抓住幸福的故事,希望在3、4、5集播放完之后支持者會增加。 >>詳細

◆專家評析:應該將劇中兒童養護機構與被撫養者分開來評價

日經Businese1月23日發表專欄評論稱,劇中關於兒童撫養機構的描寫與現實有偏離,但是關於被撫養兒童的心理描寫很真實,應該分來來看。

兒童撫養機構的描寫脫離實際

目前在日本,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兒童大約有4.7萬人,而養育這些孩子依靠的“社會撫養”。“社會撫養”一種是依靠兒童撫養機構來承擔,另外一種是家庭撫養,即被收養。據統計,目前日本近600家兒童撫養機構中約有3萬名兒童,而被收養的大約有4000多人。這與歐美國家的情況相反,在歐美通常認為使孩子們在更接近於家庭的環境中成長更有利於身心健康。

兒童與父母分開最多的原因是虐待,其中以父母放棄撫養最多。另外還有父母生病、經濟原因、父母拘役等原因。兒童撫養機構以前被稱為“孤兒院”,但是由於父母離世來到這裡的孩子並不多。

遇到上述情況的兒童一般會先送到兒童咨詢所,在那裡被暫時“保護”一段時間,再決定回到父母身邊還是寄養在親戚家或者是去撫養機構。因此像劇中半夜被送到兒童撫養機構的情況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另外,顧慮到與父母的關系,兒童養護機構一般與兒童原來的家相距較遠,因此像電視劇中步行就回到母親住所的情況也是脫離實際的。現實中,孩子們會被送到陌生的環境,獨自一個人(有兄弟姐妹的除外)來重建新的人際關系。

曾經確實發生過撫養機構的虐待事件,成為當時的社會問題,但是現在此類問題大大減少,像劇中扇耳光拎水桶的“虐待”是幾乎不存在的。

對這些脫離實際的描寫,兒童撫養機構方面表示不滿,擔心會扭曲人們對兒童養護設施的看法,同時也很有可能誘導人們對生活在那裡的孩子產生偏見。

從被撫養者角度來看:描寫真實

分析稱,從生活在這裡的孩子們的角度來看,該劇的的心理描寫很真實。那裡的孩子因為被父母拋棄而悲傷,同時又不放棄對父母的思戀,該劇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表現出了這種復雜的心境。

有觀眾在Twitter上介紹,其實現實中的孩子的不安比電視劇中表現的更為強烈。電視劇中孩子們是直接被送到撫養機構,但現實中無法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兒童首先是被送到兒童咨詢所,要經過大約一年與外部幾乎隔絕的“保護”,而在這期間,孩子們可能每天都要生活在擔心被送往撫養機構的不安之中。據有在兒童撫養機構成長經歷的觀眾說﹔劇中把自己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心情很舒暢。

通常一提到兒童撫養機構的話題,大多都是來自機構運營方的聲音,而被撫養方發聲的機會很少。日本電視台也一直強調該劇是從孩子的視角理解愛與被愛。

◆產生爭議源自社會難題

該劇產生的分歧與矛盾實際反映出了兒童撫養方很難走進被撫養方內心世界的現實難題

據日媒報道,目前兒童撫養機構最大的問題是人手不足,平均一個職員要照顧10個孩子。主要原因是兒童撫養的社會補助金僅能維持這個水平。職員每天忙於照顧孩子們的衣食住行,一旦在學校發生爭吵等意外,職員根本沒有精力與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談心,也就很少能聽到孩子們的真實想法。

現實中這些孩子們的心理空白就很難填補。內心空缺,就很難去愛自己愛別人,更不用提去實現理想。據統計有兒童撫養機構成長經歷的人中大學畢業率僅為10%,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高中退學,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問題。

因此如果《明天,媽媽不在》之后的展開能直擊這個現實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可以說也就實現的它的價值。

(策劃/張麗婭)

 

  1. 分享到:
  2. (責編:張麗婭、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2. 日式燈籠
  3. 日本藝妓
  4. 日本景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話題

  1. 安倍訪印度安倍訪印度
  2. 80年代中國兒童80年代中國兒童
  3. 文胸“測真愛”文胸“測真愛”
  4. 最佳聖誕禮物最佳聖誕禮物

系列訪談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