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社會

日本遺孤:“硬件是日本的,軟件是中國的”

2015年08月31日10:1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二戰結束前被留在中國的日本遺孤有2800余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在上世紀80年代踏上尋親之路,陸續回到日本。然而,回到祖國的他們,多數人沒有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於是, 他們把中國的生活復制到日本,幾十年過去了,他們依然保留著過春節的習慣,在除夕和家人朋友團聚……
原標題:日本遺孤:“硬件是日本的,軟件是中國的”

1983年,木村成彥(中)初到日本尋親接受媒體採訪 供圖/木村成彥

二戰結束前被留在中國的日本遺孤有2800余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在上世紀80年代踏上尋親之路,陸續回到日本。然而,回到祖國的他們,多數人沒有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於是, 他們把中國的生活復制到日本,幾十年過去了,他們依然保留著過春節的習慣,在除夕和家人朋友團聚……

引子

中國歸國者謝恩書畫展、中國歸國者戰后70周年紀念公演會……隨著第70個8·15日本終戰日和9·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的到來,一些日本遺孤個人和團體開始參與到各種紀念活動當中。

謝恩書畫展的發起人之一木村成彥就是日本遺孤之一,與許多遺孤一樣,今年也是他70歲的生日。70年前的8月9日,前蘇聯大軍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駐守東北的日軍全線進攻,日本軍人、開墾團團民匆匆踏上逃亡之路。木村成彥的生母當時在敦化的一個木工房打工,逃亡之前將尚在襁褓中的兒子托付給了當地一個木匠,從此沒了音訊。

像這樣在二戰結束前被留在中國的日本嬰兒和兒童有2800余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在上世紀80年代踏上尋親之路,陸續回到日本。然而,回到祖國的他們,多數人沒有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40歲以后學習日語困難重重,思維方式也基本定型。於是,他們在遺孤的圈子中,繼續著中國式的生活……

跳廣場舞、接送孫子

晚年生活“很中國”

在東京灣沿岸港區的一個活動中心,每周有三四個時間段是屬於遺孤們的,四十多人跳舞、寫毛筆字,每次三個小時。木村成彥是活動的主要發起者。他在1986年就回到了日本,日語比較熟練,退休之后的他便聯系了這個活動中心,“遺孤們年紀也大了,需要活動活動,大部分人日語都不太行,融入不了日本人的活動中,我就聯系、組織一下。”木村成彥一說話,就能聽出是個東北人。

在他看來,日本老年人的舞蹈是典型的“日本風格”,柔軟緩和。他們還跳華爾茲、國標、迪斯科,“我們不來那一套,快三、慢三跳著玩,音樂都是從中國買回來的碟,很便宜。”

木村成彥的“老伙伴”土佐范俊在去年老伴去世后,也加入了活動中心,跳舞、寫字成為了他獨居生活的主要活動。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七夕貓咪身穿浴衣迎客
  2. 日本樂高玩家打造逼真美食
  3. 日本推出自帶美甲長筒襪
  4. 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公布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社會熱點

  1. 日本福利院襲擊案日本福利院襲擊案
  2. 日本興起晒“蜜桃屁屁”日本興起晒“蜜桃屁屁”
  3. 熊本熊恢復宣傳活動熊本熊恢復宣傳活動
  4. 日本“煮飯仙人”來中國日本“煮飯仙人”來中國

日本故事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