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1日08:12 來源:中國青年報
日本首架自主研發的第五代戰斗機“心神”的首飛計劃再次推遲,預計2016年第一季度進行。此前,“心神”曾多次傳出首飛的消息,但都因各種技術原因推遲,“心神”戰斗機項目啟動以來,發展之路一直不太順利。 |
從“心神”到F-3難以一帆風順
日本研發第五代戰斗機有不少優勢,但也存在很多技術難關。
多年來與美國合作研制戰斗機是其最大優勢之一。日本之前的F-1和F-2戰斗機都是日美合作研制的。日本裝備的213架F-15J/DJ戰斗機,除了前14架,其余的都是由三菱重工組裝的。應該說,多年來通過與美國的合作,日本獲得了很多研制生產戰斗機的技術和經驗。
未來幾年,在美國F-35戰斗機的生產制造上,日本仍將保持與美國軍工企業的密切合作。日本採購的42架F-35大多數都由三菱重工在國內組裝,這些飛機的很多零部件也都是日本企業生產的。2015年11月5日,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還與美國普·惠公司簽署了共同生產F135發動機的合同。與美國合作生產F-35,將會極大提高日本第五代戰斗機研發的起點。
此外,日本是科技強國,在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材料技術等諸多領域非常先進。在戰斗機機載武器方面,日本也有很好的基礎。多年來,日本在使用美國機載武器的同時,不斷自主發展機載武器。其自研的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AAM-4和紅外成像制導空空導彈AAM-5,堪比美國的AIM-120和AIM-9X。
但日本研發第五代戰斗機存在的困難也非常明顯。“心神”先進技術驗証機的研發從2000年就開始了。2005年9月∼11月,日本曾將“心神”全尺寸模型秘密運往法國進行一系列隱形效果測試,包括雷達反射截面、機體吸波性能和發動機紅外輻射等。2006年5月,日本防衛廳公開了“心神”全尺寸模型測試的照片,隨后宣布將於2010年以此為基礎研制“心神”先進技術驗証機。
但隨后整個工程進度緩慢,直到2012年3月,三菱重工才正式開始組裝“心神”。2014年7月“心神”完工出廠后,首飛計劃一拖再拖。不能不說,日本想要研制發展出一款先進戰斗機,還存在重重困難。
二戰后,日本一直沒有獨立研制過戰斗機。雖然日本一直跟著美國學習,但學習不能代替親身實踐。研發一款由眾多新技術構成的先進戰斗機並不是先進技術的簡單堆砌,如何將眾多技術整合成合格的系統,將眾多系統整合成合格的飛機,需要眾多型號積累的工程經驗,而這正是日本缺乏的。
一款先進戰斗機的誕生,背后支撐它的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機械工業、航空工業、電子工業和航天工業。從日本將“心神”全尺寸模型運往法國測試來看,它還缺乏研制高性能戰斗機必須的很多試驗手段,如大中小型、高中低速各種風洞等。
此外,日本在五代機的研發上還有很多高山要攀登。航空發動機是機械工業中最復雜的部分,研制難度遠超想象。盡管日本已研制出尚不完善的中等推力發動機XF5-1,並且已經開始著手研制設想推力為146.8千牛的大推力發動機,但從“中推”到“大推”,並不是把小的發動機按比例放大就能夠實現的,它要求從材料、設計到制造、試驗,哪項薄弱都不行。另外,第五代戰斗機必需的火飛推綜合控制系統、綜合航空電子系統等,也需要日本攻克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關。由此可以判斷,從“心神”通往F-3的道路會充滿坎坷。
(作者:空軍裝備研究院 張文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