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2日08:16 來源:北京日報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主力戰機“零式”今年初在海上自衛隊鹿屋航空基地上空升空。這是二戰后“零式”戰斗機首次出現在日本上空。 |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主力戰機“零式”今年初在海上自衛隊鹿屋航空基地上空升空。這是二戰后“零式”戰斗機首次出現在日本上空。
提起“零式”戰斗機,人們就會聯想到太平洋海戰拉開序幕時,在“虎虎虎”暗碼發動命令后珍珠港上空的場景,也會想到二戰即將結束時,不甘失敗的日本軍國主義狂熱分子開著戰機撞擊美國軍艦的畫面,這些場景畫面中的主角就是“零式”戰斗機。它和“三八大蓋”、日本軍刀,都是二戰中日本軍國主義的標志性武器之一。
戰績不菲
二戰中的標志性武器
在二戰時日本所開辟的侵略戰場上,包括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這種輕巧、靈活的戰斗機曾出盡了風頭。盟軍的所有戰機都無法抵擋這種敏捷的空中殺手,就連當時美國的主力“野貓”戰斗機也不例外。因此,太平洋戰爭開始后,幫助日本擁有絕對制海權的並不是“大和”“武藏”等大艦和上面的巨炮,而是這種重量輕、靈活和價廉的戰斗機。
1937年5月,當時的日本海軍提出了一項名為“十二式艦載戰斗機”的設計計劃。這款十二式艦載機后來於日本紀年2600年(公元1940年)服役,因為后兩個數字剛好是“00”,因而也被稱為“零式”戰斗機。
“零式”戰斗機的主要機種為航母起降的艦載戰斗機,性能優勢最大來源就是輕巧、翼載極小,完全彌補了發動機動力的不足,而且保証了2200公裡的超大航程。由於輕,“零式”具有非常快的爬升速度,每分鐘達900米,完全超越了同期如F2A、F4F、P-40、噴火等歐美戰斗機,其低速格斗能力與轉彎半徑都優於同期歐美戰斗機,令盟國飛行員很難從后面接近“零式”的航線從而獲得開火機會。
“零式”戰斗機裝備的機關炮和機槍等,火力也超越了同期歐美戰斗機的火力。對於與早期防彈不完備、結構也並不堅固的歐美戰機而言,其裝載的航炮火力非常可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