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社會

斷舍離,日本人的生活哲學

2016年03月21日15:49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日本民眾自己往往舍棄一切可有可無的東西,隻保留最少數量的生活用品。他們的理念是用最少的物品獲得最大的幸福,並打出了“我們不再需要物品”的口號。
原標題:斷舍離,日本人的生活哲學

佐佐木典士的房間以前非常亂

“斷舍離”后,他的房間整潔多了。

日本商品以其良好的質量和精致的外觀受到了各國游客的青睞。很多人到了日本后,根本不考慮自己是否用得上,只是一味購買,從家用電器到服裝,再到各種化妝品、藥品,很多日本人戲稱,這些外國游客成了日本的“錢包”。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民眾自己往往舍棄一切可有可無的東西,隻保留最少數量的生活用品。他們的理念是用最少的物品獲得最大的幸福,並打出了“我們不再需要物品”的口號。

《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解到,早在幾十年前,日本人也經歷過“買買買”的生活,很多人說,自己家裡被各種物品包圍才有“安全感和踏實感”,就像冰箱總是塞滿食物的狀態才令人最放心一樣。

后來,日本經過幾次經濟危機,很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一位名叫近藤麻理惠的姑娘提出了“房間整理術”,倡導人們通過整理房間來整理自己的人生,令生活環境變得更有條理,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再整潔的房間,如果不斷有新的物品進來,也會顯得雜亂無章。為此,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及佐佐木典士的“極簡主義”生活觀念號召民眾放棄一些物品,給房間和自己的生活“減負”。

據悉,“斷舍離”強調,人們處理不要了的物品時,必須干脆利落地和它們“了斷”,然后運用極簡主義的思維,隻保留“必要最小限度”的東西。比如,臥室內僅有一張床、一張桌。其他諸如書籍、衣物、生活用品等都通過各種方法處理掉。同時,山下英子和佐佐木還號召大家對物質的需求克制在小范圍內,不買或者少買東西,避免沖動消費后帶來的負罪感及物質浪費,讓生活環境和人生都簡單起來,這樣才能省出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現在,記者到日本朋友家中做客時,都會發現,他們的房間整潔、寬敞,甚至有些空曠,很多人也表示,自己克制住了購買欲后,發現人生不再有那麼多處理物品的煩惱,變得更有意義了。▲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七夕貓咪身穿浴衣迎客
  2. 日本樂高玩家打造逼真美食
  3. 日本推出自帶美甲長筒襪
  4. 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公布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社會熱點

  1. 日本福利院襲擊案日本福利院襲擊案
  2. 日本興起晒“蜜桃屁屁”日本興起晒“蜜桃屁屁”
  3. 熊本熊恢復宣傳活動熊本熊恢復宣傳活動
  4. 日本“煮飯仙人”來中國日本“煮飯仙人”來中國

日本故事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