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10日14:04 来源:中国网
林国本被誉为日语译届泰斗,原为在日华侨第二代。18岁之后回到祖国,?1963年8月起一直在《北京周报》任职,在中译日的岗位上实践了30多年,其在职期间,曾经为周恩来等数位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翻译。 |
![]() |
提到基础,林国本还举到一个例子。他说他小的时候曾经学过弹吉他,最后因为太苦,受挫折了中断了。社会上普遍说这样一句话,学了十年以后,能够在同学面前表演一下。二十年以后,就可以在社会上卖便宜点的票表演,到三十年就成为明星了。那是很苦的,老是很单调的拨弦,而且是反复重复很短的乐曲。但是所有的名家都是这样过来了。林国本说自己之所以没有学会弹吉他,就是怕“苦”。
还有一点,林国本提到,学日文,就必须要懂英文。因为日文里面外来语特别多,几十万种外来语,不懂英文就等于不想成为日语界的一流人物。
·百科全书一样的工作
林国本不仅提到要阅读百科全书,掌握其中的字词用法打好基础,同时他所涉猎的翻译范围也非常广。翻译这项工作,在他的眼中,就是一个百科全书一样的工作。他不单单做过政府文件翻译和文学的翻译,还对中国的一些戏曲、话剧、陶器方面都有涉及,涉猎范围和领域都非常广泛。这与他酷爱阅读是分不开的。
林国本读书非常丰富,去过他家的人都知道他的藏书众多。林国本说金融方面,他并不是专家,但是读了很多书。在一次日本很有名的经济学家的次贷危机对亚洲的影响讲演中,林国本成功的完成了翻译,演讲结束后全场鼓掌,而且许多观众认为翻译比主讲人讲得还好。
林国本还提到了一次感到得意的一本书——《中国陶瓷史》。当时,他几乎愿意将稿费中国的一半拿出来花到买资料上。他认为这很值得,因为这类知识今后可以用到很多方面。
·人生中的重要经历与磨练
林国本最早就职于《北京周报》,因此他一直说自己是《北京周报》培养出来的。《北京周报》曾派他到日本当了六年记者,他感到那段经历很愉快。同时,他在《北京周报》工作期间,接触了很多他很喜欢的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林国本说他自己最喜欢《北京周报》的翻译,因此到现在一直为北京周报写博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