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本被誉为日语译届泰斗,原为在日华侨第二代。18岁之后回到祖国, 1963年8月起一直在《北京周报》任职,在中译日的岗位上实践了30多年,其在职期间,曾经为周恩来等数位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翻译。并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许多重要讲稿均是由他翻译完成,至198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译有《陈式三十八式太极拳》、《周恩来的回忆》、《中国陶瓷史》、《战后日本发展史》、《中国乒乓球高级讲座》等。做一个翻译,尤其是好翻译究竟需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或许林国本的经历会给我们每一个有翻译梦的人一个很好的启发。
·从小的翻译梦:
现在我们常常提到“中国梦”,其实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梦想既神秘又神圣。林国本自小就有一个翻译梦,他说小时候希望成为一个翻译家,因为那个时候看过《安徒生的童话》、《格林童话》等等,并且彻底被这些翻译的美丽语言所俘获,就想如果能成为翻译家该多好啊!这一刻是萌芽初露,虽然当时梦想很单纯,却给了林国本简单而强大的力量。
·打好基本功是关键
打好基本功是成为一名优秀翻译的关键。林国本认为世界上任何工作都是如此,没有基本功无法成功的。他说:“你看朗朗,他弹的钢琴,年轻时候多苦啊,他父亲辞掉了工作,为了他在北京租了一个破房子,天天穿着破背心练习。我个人觉得基本功要紧。”林国本常常跟《北京周报》的年轻人说这样的一句话:有空的时候不要在办公室聊天,看日本的百科全书,31本从头到尾读,你就知道很多词汇是怎样的情况。因为功底还是要苦读苦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个特定领域的系统的,体系性的知识,而不是单纯接触短篇的东西。他说自己依然顽固的坚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有成就的人就是把人家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了。翻译界的人之所以能生存下来,肯定要比别人多一份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