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4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初,田中信幸在《人民日报》撰文,对父亲参与的战争进行深刻反思,表达了“战争不能发生第二次”的坚定信念,也首次让中国读者知道了《从军日记》。日前,本报驻日本记者前往位于九州的熊本县,与田中面对面,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 |
图①:武藤秋一1937年12月14日至17日的日记内容。武藤所在的分队13日进入南京,日记中地图是以武藤14日参观南京城印象所绘的。(田中信幸提供)
图②:1938年11月30日,武藤秋一由陆军步兵伍长升任步兵军曹的任命书。
图③:武藤秋一军装照。
图④:在中国负伤后返回日本养伤期间,武藤秋一与还在中国的战友石川之间的信件与信封。
田中与父亲武藤关于战争的对话,持续了10年
一本日记和300多封书信,让父亲在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完全呈现在田中面前,成为日军侵略罪行的铁证
1994年的某一天,父亲突然在没有告诉其他任何家庭成员的情况下,悄悄地把记载着自己从军生涯的日记交给了田中。田中非常吃惊,因为他知道父亲一直非常看重那本日记。之后,父亲还将从1938年到1946年战争期间与战友、家人、移民美国的同学以及照看自己的护士之间的300多封往来书信托付给田中。至此,父亲在战争期间的所作所为完全呈现在田中面前。
田中告诉记者,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对追寻历史真相的决心和执着,让父亲坚信他的儿子是一名正直、真诚的人,把日记与信件交给他,一定会对社会有用。
武藤秋一,出生于日本熊本县,1935年被日本陆军第六师团征召入伍。1937年7月,经过了两年的艰苦训练,当家人正准备庆祝其退役之际,日军在中国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27日,武藤所在部队接到动员命令,3天后乘火车前往北九州,经朝鲜半岛,进入中国境内。1938年6月11日武藤负伤,其后回到日本养病,并因其在中国的“优异表现”获得勋章。1941年8月,武藤告别新婚一周的妻子,再次踏上战场,被派往中国内蒙古地区,驻扎海拉尔。1944年11月,武藤被派往东南亚,并于1945年4月28日再次负伤。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不久,1945年9月,武藤所在部队向美军投降,武藤于1946年8月4日返回日本。
武藤的日记从1937年7月27日开始,结束于1938年7月4日。在将近一年时间里,武藤每天坚持记录自己从军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从未中断。唯一的一次例外是1937年9月的一周,没有记录任何内容。回忆起这段时间,武藤告诉儿子,那是自己在天津第一次被训练杀人之后的一周。
“1937年9月2日,我们去搜捕中国便衣军人……池田少尉执刀刺了人,我们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刺了一刀。”之后一周,他心情难以平静,食不下咽,日记也因此暂停。
“1937年9月9日,明天终于迎来了向最前线出发的日子……迫不及待地想去憧憬的最前线。在天津滞留期间杀了两名便衣军人。”在那之后,当武藤第二次去“搜捕中国便衣军人”后,他像往常一样写下了日记。
“1938年2月21日,今天是愉快的外出日。我和石川两人先征伐了‘朝鲜’,来自庆尚南道的富子,是我第四次光顾了。下一轮征伐了‘中国’,这是第一次。最后我想起了过去的恋人八重,就去竹7号室找了与她相像的智惠子,发生了一点不愉快,就先回来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