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5日14:36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大家好,我是出生于东京平民区的理学疗法士吉田幸代。作为青年海外协力队的一员,我在被派往中国的医院工作了2年时间后,已经回国1个月有余... |
吉田幸代(右2)和同事在一起。
大家好,我是出生于东京平民区的康复治疗师(理学疗法士)吉田幸代。
作为青年海外协力队的一员,我在被派往中国的医院工作了2年时间后,已经回国1个月有余。
即使现在,我再翻看当时的照片,似乎还能感受到当时在中国工作的心情。
2年前,在北京结束了1个月的中文学习后,我踏上了前往派遣地—湖北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
到达不久,我就对当地人的语言吃惊不已。平常,当地没有一个人说我在北京学习的普通话,而是说一种被称为“恩施话”的方言。
尽管他们和我说话时会用普通话,但是当地人之间说话还是用当地方言,初期很是为不能融入其中而难过。
不过,最让我难受的是在为病人治疗中,当对方用方言说“要去厕所”,却因为我不懂他的话而导致其在治疗室失禁的事情。事后,虽然病人微笑着对我说“没关系”,但我在内心深感抱歉的同时,考虑到“如果是涉及生死的大问题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并为此深感后怕。
平常,大家在想要理解对方的时候,你认为什么才是进行交流的关键呢?
我想,多数人都会说是“说话的内容”,其实55%是人的肢体动作,38%是声音,而7%是说话的内容。
幸运的是,通过每天的治疗工作,有93%以上的患者及其家属、同事们很快就能了解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虽然说话的内容在交流中并非绝对重要,既然我在这里的医院开始工作了,即便是为了对患者的安全管理,也很有必要学习当地的方言。
之后,随着对方言的理解,我自己也能张口说出方言之后,与同事以及患者也可以进行沟通了,在工作上所付出的辛劳也减少了很多。
在拥有5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的人们都能以本民族为骄傲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