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3日08:18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日规模最大的民间基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笹川日中友好基金在京举办研讨会,探讨民间交流在中日关系上中发挥的作用。多位青年学者汇聚一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提出的“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的倡导,在交流中传递理性的声音。 |
日本游客在北京南锣鼓巷的一家食品店内了解老北京风味小吃和中国传统烹饪文化。当日,日本3000人“日中观光文化交流团”部分游客到故宫、长城等北京旅游景点参观游览。图片来源:新华网
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则指出,“如果陷入近代史陷阱,我们看到的历史天空是很小的。历史是潮流,战前的历史很重要,战后的历史也很重要。”他认为,如果没有信赖,即使听到了对方的话也不能接受。但只要双方有改善中日关系的共同目标,就一定可以一起做建设性的工作。
交流的脚步从未停歇,近年青年学者交流成果颇丰。“日中青年历史学术会议”项目开展十年后,自2011年起,社科文献出版社协助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举办每年一期的日中青年历史学者研修班,以两国20至30岁青年历史研究者为邀请对象。目的在于促进两国研究者间的交流,对于关涉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交换看法,以更好地了解各自的观点和立场。此项目已进行了四期,今年将进行第五期。
“不应把中日历史问题简单的政治化或感情化。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历史认识跨越国境的重要性。”步平说,“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应谦虚的、冷静了解对方的观点和认识,特别是理解对方历史的产生背景和原因,然后在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寻找认识的共同点,同时也应当承认认识的差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