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4日09:45 来源:南方日报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仍让人如此清晰,如此刻骨。但在1945年战败后,日本并未对此进行彻底反省。不少日本人认为,日本从未被中国打败,而只是在太平洋战场上被打败了。究其根源,在于日本虽然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军事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但精神现代化步伐却明显滞后”。 7月10日,在广东省总工会与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六期“广东职工大讲堂”上,著名时政评论员、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博士纵论“中日关系与中国百年现代化”时如是表示。 |
谈未来练好内功博采众长最迫切
邱震海指出,当前中日双方政冷经热,未来二三十年,中日关系可能还将在犬牙交错下艰难磨合和博弈。这当中的磨合和博弈,需要机制来掌控,也需要时间来调适。
在这种复杂的格局下,对日本来说非常重要的,当然在于要解决其历史观问题及背后的精神现代化问题。而对中国而言,“未来我们最紧迫的是练好内功”。邱震海认为,“一百多年来,中日关系起起伏伏,有情绪、有恩怨、有战略冲突、有茫然,甚至有战争的选项,但是永远不要忘了,百年现代化的中国只要将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华民族练好内功,我们终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邱震海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总量方面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已经初步实现了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但要实现全面的现代化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一阶段,中国最迫切的是要“练好内功”。
“练好内功,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埋头拉车不要抬头看路,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还需要向外寻找学习借鉴的参照物”,邱震海说。他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人思考问题往往侧重于高度,这是我们的优势,经过不懈努力,假以时日,中国在精神现代化方面完全可能后来居上,引领世界。但当前更应该以自信的姿态和成熟的心态,博采众长,包括学习日本之所长。他指出,今年春节,中国游客从日本带回大量的电饭锅和马桶盖成为一大新闻,究其原因,是日本人的精细精神在工业制造上的体现,相对而言,这种精细精神正是我们缺乏的。中华民族当前迫切需要做的则是练好内功,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唯有如此,才能更有力地加快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在其中,中国数亿职工应当担负起主力军的作用。
嘉宾名片
邱震海 现为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及《寰宇大战略》、《震海听风录》主持人、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顾问教授、联合早报专栏作家,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资深会员、东南亚和欧洲报刊战略问题专栏作家,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对外战略与内部转型研究,中国经济转型方向,中国社会和政治转型及其风险掌控,中国国营与民营经济发展前景,中国对外战略整合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