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31日10:15 来源:新京报
8月,进入日本的夏休时间,84岁的大城藤六会定期到位于冲绳摩文仁丘的平和祈念公园,给夏休期间的孩子们讲课。 |
余生
2200吨未爆的炸弹
大城藤六通过石头遮蔽身体,或者躲到墓穴里躲避炮火,侥幸活了下来。一起逃亡的13人,最终只有6人活到了战后。
到六月底,岛上的战火渐息,一个村子里到夏威夷和加拿大留过学的朋友告诉他,他亲眼看到美国人救了怀孕的日本女人,不打仗了,都结束了。
大城藤六还是蒙的,他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朋友有多少人活着,有多少人死了。家也没了,村子附近有个180户房子的小岛,最终只有一家的房子没有倒塌。
大城藤六进了美国的收容所,开始战后生活。还是缺衣少穿,但相比死去的亲人和同伴,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事了。
他是收容所里的极少数,因为战争,年纪稍大一点的男孩们大多都再没回过家乡。
冲绳平和祈念资料馆中记录了冲绳人劫后余生的历史。
全岛的物资在战争中损失殆尽,人们收集起残余的炮弹壳炼制锅碗瓢盆,人们穿的衣服,也大多是各色军服改制。
战后的冲绳是从收容所揭开序幕。日本人走了,美国人来了。
接着以世界为主轴的冷战构造中,冲绳作为军事基地的角色不断被加以强化。
美军登陆后,立刻着手划出日后的军事基地范围,禁止本地人踏足,很多人因此丧失了土地。战后,很多居民悼念亲人、祭拜亡灵,都只能隔着军事基地的铁丝网进行。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冲绳的美军持续建设军事基地。与此同时,不甘家园被侵占的冲绳人也开始漫长的反抗运动。
1972年,冲绳的施政权返还日本。但悲哀的是,日本本土的美军基地也开始向这里转移。到上世纪90年代,整个日本的美军基地大部迁至冲绳,这个比例至今还在增大。
战争留给冲绳的另一印记是,埋在地下的大量炸弹。有报道称,目前依然有2200吨未爆炸的炸弹埋藏在冲绳县内。
行驶在冲绳县内,会常出现施工路段,告示牌上会告知行人“因处理未爆炸炸弹,某某区域限行”。
据冲绳县推算,完全清理这些遗留炸弹至少还要花80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