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雅人】?雅人就讀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中國文學專業。這可能是在所有我們熟知的日本男演員當中,與中國最有緣分的一位了。
專題:秘密保護法由行政機關的長官指定安全、外交、防諜、反恐方面需要特別保守的秘密,包括武器、彈藥和飛機數量與性能等。
日本出招拯救香火不旺的尷尬“多老人少小孩”系長期困擾日本社會的難題。長壽之國造就了銀發社會,不願多生的世風形成了香火不旺的尷尬。
和食·原滋原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日宣布“和食-日本人的傳統飲食文化”正式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日本第22項被列入非遺的項目。
日本醫療行業出海記受國內醫療市場的萎縮,急需擺脫依賴國內市場的醫療行業與力圖走出資源能源依賴型藩籬的日本綜合商社進軍東南亞醫療市場。
【策劃】壇蜜,被誤讀的艷星寫真女郎出道,輾轉娛樂圈的壇蜜最終沒能擺脫“出賣色相”的窠臼,出演的電影片名就能看出制片方就是沖著她的這股“腥味兒”。
【策劃·流行語看日本2013】流行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在一段時期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事物,從中可以洞察思想的變化和事物的變遷。
【策劃·巔峰對決游戲機】本月全新視頻游戲機產品索尼PS4與微軟Xbox One相繼發售。傳統的PlayStation家族與后起之秀Xbox開啟了新一輪較量。2013年12月09日16:51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 “價值,要看以什麼為評價標准。我想,我和日本的緣分可能到死都不會斷吧。” | 
本期人物:
趙海成,男,北京人。1982年從對外經貿大學畢業后,就職於北京海關。1985年赴日留學,進入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進修研究生課程。1985年,與友人合作創立《留學生新聞》並擔任主編。10年后,進入大富公司,負責中央電視台節目在日本的落地宣傳工作。2年之后,協助日本一家電視台拍攝紀錄片《絲綢之路》。之后,趙海成拿起相機和筆,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參與了很多中日交流活動。
趙海成
採訪實錄:
趙海成是一位資深的新聞人,從他與友人合作創立《留學生新聞》至今已經過去近30年時間,現在我還經常能在一些中日交流活動中看到他拿著相機拍照的身影。日前,我就留學這個話題對他進行了採訪。
記者:您是什麼時候去日本留學的?當時中日兩國間的交流處於一種什麼狀態?
趙海成:1982年,我從對外經貿大學畢業,之后被分配到北京海關工作。從一線干起,到1985年離開海關的時候,我已經是機場海關辦公室副主任了。即便在別人看來前程似錦,我還是辦理了停薪留職,決定赴日留學。1985年,我踏上了日本的土地,成為了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的一名研究生。那時候,國人很少有機會出國留學,對日本也抱有憧憬,覺得日本什麼都好。因為那時的日本電器、日本產品看起來都是那麼新鮮有趣……
■與日本緣結孩提時
記者:您與日本的“緣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趙海成:1985年,中國已經開始改革開放了。國家希望中國青年到國外多學東西,把先進技術帶回國內。其實,我和日本的淵源要從兒時談起。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們班裡來了兩個日本專家的孩子,我經常和他們在一起玩。他們手裡的日本小照相機、收音機、轉筆刀?兒童畫報等等,在那時的中國孩子看來特別新奇有趣。在我兒時的印象裡,日本這個國家生產的東西就是“好玩”的代名詞。自那時起,我就對日本產生了興趣,並慢慢接觸了一些日本文化,還跟相識的日本人學習了一點日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