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財經

“廣場協議”之后日本經濟泡沫化原因再探

2015年01月22日13:13  來源:新華網日本頻道

在“廣場協議”之后,日元大幅升值、進口成本顯著下降,由此導致日本國內通脹率非常穩定,甚至一度接近於零。
原標題:“廣場協議”之后日本經濟泡沫化原因再探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徐奇淵在《日本學刊》2015年第1期發表《“廣場協議”之后日本經濟泡沫化原因再探——基於泰勒規則的日德比較分析》(全文約1.7萬字)。

徐奇淵認為,關於1985年“廣場協議”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國內有不少誤解,認為其是日本經濟泡沫化的直接原因,但通過比較1985年之后日本、德國的經濟,以及其政策背景,基於著名的貨幣政策規則——泰勒規則,分析兩國貨幣政策的實際寬鬆程度發現:1987∼1989年的大部分時間當中,日本的利率水平是過低的,最嚴重時低於理想的利率水平1%左右,而同一時期德國的利率水平,則沒有出現持續的過緊或過鬆。從政治經濟學視角分析當時日本貨幣政策的出台背景,其經驗教訓可資中國借鑒。

徐奇淵在文章中指出,在1969年至1978年,以及1985年至1987年,日元對美元匯率經歷了兩輪大幅升值,升值幅度均超過了40%,其中,1985年“廣場協議”以及隨后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至今令人談虎色變,並引之為“升值恐懼論”之經典依據。2015年是“廣場協議”30周年,對於這一歷史變遷的准確理解,對當前中國的經濟政策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目前,一些學術界觀點認為:股市和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是導致日本經濟急速衰退和長期蕭條的直接原因﹔日本泡沫經濟的發端根源則是日元長期升值預期及其所導致的國內、國際投機資金瘋狂炒作﹔而日元長期升值預期的根源,正是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

然而,事實上,“廣場協議”的升值“黑名單”中還有德國馬克,在20世紀70年代的那一輪大幅升值當中,德國馬克亦赫然在列。就升值幅度而言,德國馬克與日元也是不相上下,堪稱比翼齊飛。但眾所周知的是,此后兩國的經濟境遇卻有著天壤之別。考慮到德國對資本項目開放的時間和進程安排遠遠早於日本,因此,前述觀點對德國和日本的情況,似乎難以同時自圓其說。

一些嚴肅的研究者試圖對這個問題給出解釋,提出過度擴張的貨幣政策,例如快速增長的銀行信貸以及過低的銀行貸款利率,才是日本資產價格泡沫產生的真正原因。同樣大幅升值的德國馬克,在極其穩健的貨幣政策背景之下,並沒有發生類似的情況。這說明,匯率升值至少不是資產價格泡沫的充分條件。此外,資產價格泡沫破滅之后,日本財政、貨幣政策的表現仍然令人失望,如果當時採取得力的財政、貨幣政策,則后果也是完全可以改寫的。例如,日元對美元升值在1995年達到頂峰,而同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回升到了1.5%,並且在1996年一度強勁反彈至5.3%。因此,資產價格泡沫破滅之后的長期經濟衰退,與匯率升值也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系。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本文試圖討論這樣幾個問題:(1)“廣場協議”之后,日本和德國的經濟狀況的比較,並借此分析當時日本和德國的經濟政策背景及其不同效果。由於兩國同樣經歷本幣大幅升值,而經濟狀況頗有不同,因此比較起來是頗有意義的。(2)日本資產價格為什麼會產生泡沫,而德國的情況相對穩定?面臨相似匯率波動的兩個國家,其貨幣政策有什麼樣的差異?基於泰勒規則分析兩國貨幣政策的寬鬆程度,並進行對比。(3)日本選擇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原因及可供中國參考的經驗教訓。

一、1985年至1990年日德經濟比較

1985年9月,西方五國達成了聯合干預外匯市場的“廣場協議”。協議規定:日元與馬克應大幅對美元升值。事實上,從1985年9月至1990年12月,兩者分別對美元升值了43.5%和47.5%。同樣經歷了大幅升值,日本和德國經濟的表現卻是截然不同。

(一)穩健的經濟增長掩蓋了日本結構調整的滯后

在“廣場協議”之后的幾年中,德國的出口貿易仍然維持了強勁的增長趨勢,1986年至1990年間,平均年增長率接近17%。而同期的日本出口年均增速約為4%,增速相對較為緩慢。面臨本身對美元的相似升值幅度,德國出口貿易之所以表現更為強勁,與其貿易方向多元化有重要關系。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貿易方向(DOT)數據顯示,在這一時期德國的出口貿易中,美國佔比僅在8%左右,歐共體內部國家較多,佔比達到70%左右,而德國與這些歐洲的貿易伙伴之間的匯率,多處於歐洲貨幣體系(EMS)的安排之下,有著較為穩定的關系。與之相反,日本的出口貿易中,有30%∼40%集中於美國市場。因此,相同幅度的本幣對美元升值,日元的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幅度更大。考慮到出口金額是以美元計價的,因此,日本在這一時期的實際出口增長將更為有限,兩國出口增速的差距將是被低估的。

但是,兩國的經濟增長態勢與出口部門的相對情況完全不同。日本GDP年均增長率為4.4%,而德國為2.7%。由於GDP原始數據為本國貨幣衡量,因此與匯率升值並無直接關系。這裡似乎顯示出一個矛盾:出口貿易增長相對疲弱的日本,卻經歷了更加繁榮的經濟增長。由於總需求由內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兩部分構成,因此我們很容易聯想到這樣一個結論:在“廣場協議”之后,日本經濟增長的動力開始向內部需求導向轉變。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日本經濟形勢·政策
  2. 日系摩托的速度&激情
  3. 日本產品·日本貨資訊
  4. 中日經貿往來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財訊播報

  1. 日系摩托車日系摩托車
  2. 中日經貿中日經貿
  3. 中日產業報道中日產業報道
  4. 在華日企新聞在華日企新聞

中日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