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08日08:03 來源:南方日報
若不是日本侵華戰爭,張愛庭將生活在日本,現在或許吃著太平洋裡的生魚片,喝著日本的燒酒。中俄邊境的密山市對他來說,或許聽都沒聽說過。 |
雖然沒能尋到親人,不過,席靜波與張愛庭都屬於被認定的日本遺孤,均可獲得日本永久居留權,但他們都選擇了回國。
“中國有我70多歲的老母親,把我看成她的精神支柱,我要是不回去,她會倒下的。她養我小,我養她老。”席靜波回到林口縣,再次見到母親,他們相互擁抱,老母親喜極而泣。
“很多孤兒一下回日本后,沒辦法適應。這就需要一個很大的心理調整,但當時沒人提供這種心理疏導。”關亞新說。
遼寧省撫順市的日本遺孤張鳳環於1989年隻身赴日定居,想著熟悉日本生活后再將老伴與孩子接過去。但已近50歲的她在日本語言不通、習慣不合,而回國、回到撫順的家也成了她的願望。終於,攢夠機票錢后,張鳳環的心情豁然明朗。
在哈爾濱市的方正縣,有一座日本人公墓,這裡埋葬著的,是曾經死在這裡的日本開拓團團民。而在這座公墓不遠處,還有一座墓,是中國養父母公墓,這裡埋葬著的,是曾經哺育了開拓團團民后代的中國人。
兩座公墓比鄰而建,雖然是在不同的地方,但它們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和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