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社會

日本遺孤與他們的中國父母

2015年09月08日08:03  來源:南方日報

若不是日本侵華戰爭,張愛庭將生活在日本,現在或許吃著太平洋裡的生魚片,喝著日本的燒酒。中俄邊境的密山市對他來說,或許聽都沒聽說過。
原標題:日本遺孤與他們的中國父母

一位日本遺孤的中國養父母。王騰騰 翻拍

已從黑龍江省密山市政協主席任上退休多年的日本遺孤張愛庭。王騰騰 攝

“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有誰會不知道自己叫什麼、親生父母是誰、出生日期是什麼時候、出生地在哪!可我全都不知道。”在黑龍江省密山市密山賓館的一間客房內,71歲的張愛庭對窗而坐,他時不時望向窗外。目力所能及的密山市,張愛庭無比熟悉,他在這裡成長、生活與工作,至今已從密山市政協主席任上退休多年。從窗口遙望東南方向,是山,山那邊是海,海那邊,是日本。

若不是日本侵華戰爭,張愛庭將生活在日本,現在或許吃著太平洋裡的生魚片,喝著日本的燒酒。中俄邊境的密山市對他來說,或許聽都沒聽說過。

但是,吉林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張愛庭知道,歷史不能假設。如今講述過往,張愛庭幸之所得,養父養母與雙親無異,本是異國他鄉,卻也是祖國故鄉。

在中國,尤其是東北地區,不止一個“張愛庭”,他們身世相近:在戰爭開始時被帶到中國,在戰爭結束時被遺留在中國。經歷日軍鐵蹄踐踏過的中國養父母用乳汁與愛讓他們存活、成長,他們也用孝道與責任回敬中國父母。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王騰騰

實習生 劉爽爽

撤退路上孩子被棄

“所謂日本遺孤,是指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后,日本侵略者撤退和遣返期間,遺棄在中國並被中國人撫養長大的日本孤兒。”遼寧省社科院研究員張志坤說,他與同事關亞新歷時兩年,行程萬裡,查閱上萬份檔案,整理了大量資料,對東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東四盟的日本遺孤做了大量且翔實的調查。

這些遺孤中,既有軍政人員的子女,也有商人后裔,最多的是日本開拓團的后代。張志坤表示,總數在4000人以上,分布於中國29個省(自治區)、市,其中90%分布於東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

讓張志坤與關亞新感慨的是,如此眾多的戰爭孤兒在當時尚未結束戰爭狀態的中國被遺棄,且是被遭受過日本侵略者奴役和蹂躪的這一國家的人民所收養,在古今中外戰爭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七夕貓咪身穿浴衣迎客
  2. 日本樂高玩家打造逼真美食
  3. 日本推出自帶美甲長筒襪
  4. 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公布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社會熱點

  1. 日本福利院襲擊案日本福利院襲擊案
  2. 日本興起晒“蜜桃屁屁”日本興起晒“蜜桃屁屁”
  3. 熊本熊恢復宣傳活動熊本熊恢復宣傳活動
  4. 日本“煮飯仙人”來中國日本“煮飯仙人”來中國

日本故事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