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7日09:34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日本有多少流浪者?清野賢司說,沒有官方統計數據,“在領取食物配給的隊伍裡,有些人不知什麼時候就消失了”。在記者看來,日本的流浪者群體就像是“隱形人”。不過,他們有一個特點——不賣藝、不乞討。 |
在池袋車站,NGO組織“手之橋”事務局長清野賢司指著一位熟睡的老人說:“她在這裡住了至少10年。”但她這一覺不能睡到天亮。凌晨1至4時車站要做維護工作,會將流浪者“請”出去,於是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成了他們的臨時停靠站。但他們不是受歡迎的“客人”,不少餐廳故意停業1小時,以“請”他們離開。
在社會團體和個人努力下,少部分幸運兒申請到政府住宅。43歲的渡邊基延是記者採訪到的一名“前流浪者”。去年底,渡邊搬離住了14年的“紙盒屋”。但長年“脫軌”的生活,使得他的思維和語言能力嚴重退化。記者的採訪進行得非常艱難,最后經過梳理才了解了個大概:渡邊高中畢業后在一家工廠打工,然后去了搬家公司,后來身體不好,29歲時便成了流浪漢。這樣的他,即便住回像樣的房子,還能重返社會嗎?
“很多人以為日本是一個平等的社會,沒有貧困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甚至沒有‘貧困率’一說”,日本首都大學教授阿部彩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流浪者群體的出現標志著日本‘貧困問題’的開始。”
那麼,日本有多少流浪者?清野賢司說,沒有官方統計數據,“在領取食物配給的隊伍裡,有些人不知什麼時候就消失了”。在記者看來,日本的流浪者群體就像是“隱形人”。不過,他們有一個特點——不賣藝、不乞討。(邢曉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