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8日08:42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原創稿
,近年來,中日政治互信缺失,普通民眾相互好感度走低,兩國關系持續低冷,不禁讓人發出“剪不斷,理還亂,是中日,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感慨。 |
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是杰出的戰略家,其外交戰略思想,洋溢著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精神。
首先,鄧小平的對日外交戰略思想,是對毛澤東、周恩來對日外交戰略思想的創造性繼承與發展。正如鄧小平在多種場合反復強調的,中國的對日外交總方針,是毛澤東、周恩來在世時就已制定的,這就是同日本世代友好下去,向前看,努力促進中日兩國的友好關系。
其次,鄧小平高度重視中日關系。在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優先順位戰略問題上鄧小平說中日友好超過了兩國間一切問題的重要性,強調要“把中日關系放在長遠的角度來考慮”。從國家戰略層面,見諸黨的十二大報告。
再次,鄧小平維護中日關系,既講友好也講斗爭。鄧小平運用辯証法,對於中日關系中的消極因素,始終保持警惕,進行斗爭。
鄧小平會見戈爾巴喬夫時說:“算歷史賬,日本欠中國的賬是最多的。”據 《鄧小平年譜》記載,1982年7月,鄧小平曾就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同胡喬木、廖承志談話。談話非常具體,特別指出,“8.15”,《人民日報》要寫紀念社論。強調中日友好及其歷史淵源,中間要有日本侵華的一段。在中日友好的長久歷史中,隻有一段短暫時間不愉快。問題是要對這段歷史有個正確的認識和對待,不能也不允許進行歪曲。隻有如此,中日兩國關系才能按正常軌道前進,中日兩國友好願望才能真正實現。
1989年鄧小平會見的最后一批日本客人時說:“我對中日友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講歷史要全面,既要講日本侵華的歷史,也要講日本人民、日本眾多友好人士為中日友好奮斗的歷史”,“對一小撮不甘心中日友好的人,唯一的辦法就是用不斷加強友好、發展合作來回答他們”。鄧小平主張把中日兩國人民都當作為中日友好的基本力量,把中日之間的問題主要歸結為中日兩國人民同“一小撮不甘心中日友好的人”之間的矛盾和斗爭。這樣“劃線”無疑對我們正確處理中日關系具有極為重要的、長遠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