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2日16:25 来源:新民晚报
前不久,在宝山区淞沪抗战纪念馆举办的系列纪念活动上,随着雄壮的《淞沪战歌》响起,从“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抗战生涯的88岁老人谢天佑不禁老泪纵横,76年前的一幕幕仿佛又出现在眼前。他的身上,至今还有当年作战遗留的弹片。 |
中枪爬回部队
后来,谢世友又参加了嘉善、德清、德安、九江等战斗。“日本人有坦克、战车,还有飞机,而我们的飞机少得可怜,所以一路打,一路退。”在九江,谢世友所在部队打了两三天,全师只剩下1000多人,后来就整编给187师,谢世友被分到1100团,在团部当通信员。
1938年7月在德安,作为通信员,谢世友负责送通知到营部。第一次,他顺利完成了任务。第二次,当他通知部队当心日军偷袭时,没想到鬼子已经到了,但他们只是远远看到个小小的人影。谢世友来不及逃走,就将茅草盖在自己身上躲了起来,准备等鬼子走远再回部队。狡猾的日本鬼子嗅出情况不对,毫无目的地朝四周一阵扫射,谢世友不幸被子弹击中。他忍着痛,不敢发出一丝声音。等日军走远,他才爬出茅草堆。因为疼痛,他直不起身子走路,就一路爬,爬了好几里地,衣服全都在地上磨破了。
正当他快要绝望的时候,遇到了两位卫生兵,把他抬到了南昌兵站医院救治,谢世友这才捡回了一条命。几经辗转,养伤的谢世友来到了长沙的国防医学院,准备把身体里的弹片取出来。但医学院的老教授说,不用开刀,弹片是新的,不会发炎。因此,这块弹片至今还留在谢老的身体里。
把尸体当掩体
之后,谢世友来到了荣誉军人第三团。大队长老宋对他说:“小鬼头,你还小,要多学点东西。”于是,谢世友被派到军事干部培训班学习了3个月。之后,他到了野战补充团,回到长沙,仍然做通信兵,继续与日军战斗。
不久,部队撤离外围,谢世友到了一个加强营,叫掩护营,掩护大部队撤离。“这个营到最后只剩下我和另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吹号兵。”
谢爷爷回忆起那场战斗,脸色凄然。他们俩就躲在尸体做成的掩体下面,一直等到晚上日军走了,才起来往洞庭湖方向去追赶自己的大部队。眼看路途遥远无法追上,他试着发了几颗信号弹,洞庭湖里奇迹般出现一只小船,在确认两人的身份后,让他们上了船。两人一路又到了常德,最后返回部队。
又逃过一难的谢世友之后跟随部队来到四川,参加了宜昌大反攻,失败后返回兴山,成为师长林作桢的卫士,一路做到警卫副官。
一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人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3日,部队到湖北应城受降。当时日本人在应城是一个旅部,相当于当时中国的师部。“虽说是投降,但日本人态度十分恶劣,还把武器都破坏了。”说到这里,谢爷爷还是十分气愤。
而后,谢世友被调到炮兵指挥所担任少校观察员。他对指挥官郭定远说:“我对大炮一窍不通,怎么当观察员?”黄埔六期的郭定远说:“没关系,你年纪轻轻,慢慢学习就可以了。”就这样,谢世友稀里糊涂做起了炮兵。这个原本一窍不通的炮兵,通过一股子拼劲儿,从中尉直接晋升为少校。郭定远也为这个命大的小鬼头改了名字叫谢天佑。
1948年7月2日,谢天佑在豫东战役中受伤被俘。1950年5月复员返回浙江嘉善老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