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2日16:25 来源:新民晚报
前不久,在宝山区淞沪抗战纪念馆举办的系列纪念活动上,随着雄壮的《淞沪战歌》响起,从“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抗战生涯的88岁老人谢天佑不禁老泪纵横,76年前的一幕幕仿佛又出现在眼前。他的身上,至今还有当年作战遗留的弹片。 |
前不久,在宝山区淞沪抗战纪念馆举办的系列纪念活动上,随着雄壮的《淞沪战歌》响起,从“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抗战生涯的88岁老人谢天佑不禁老泪纵横,76年前的一幕幕仿佛又出现在眼前。他的身上,至今还有当年作战遗留的弹片。
谢天佑的女儿悄悄告诉记者,这是父亲第一次以老兵身份在公开场合接受人们的敬意。虽然由于曾经参加过国民党军队,大多数老兵都遭受到一些冲击,但是当天参加活动的几位老兵没有一个人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对目前的处境只字不提。
《淞沪战歌》重见天日
“机掩吴淞月,炮掀黄浦波。发扬我民族英威,扫荡敌人侵略的罪恶!
半夜火光中,那悲愤的杀声,正是我将士在冲锋肉搏!
一寸血肉,一寸山河!
怎悲壮。
光芒的历史,千万劫,也难磨!”
唱着激动人心的战歌,谢天佑仿佛又回到了那烽火连天的岁月,禁不住老泪纵横。
去年6月,淞沪抗战纪念馆工作人员在贵阳采访抗战老兵时,意外获悉淞沪抗战时在宝山地区传唱、激励吴淞口张华浜阵地参战的黔军将士但之后失传的《淞沪战歌》信息,找到了作曲者的后裔黄岗。在83岁高龄的黄岗老人的帮助下,这首歌重见天日。淞沪纪念馆又将此曲配以“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惨烈的战争场面,以及用先烈热血换来的当今和平年代等视频画面,制作成MV,今后将在纪念馆内长期播放。
放牛娃去抗日
“在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之前,我没想到自己会一下那么激动,看到以前的老照片和东西,听到当年的歌,忍不住眼泪就要流出来了。”谢天佑和另两位老兵——92岁的曾宪高和97岁的袁汝生对于纪念馆里所陈列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
那一年,谢天佑只有12岁,当时的名字是谢世友。
由于家里穷,谢世友从小就在外婆家放牛。后来又在邻居的介绍下,到了一家地主家放牛,“当时工资是半年7.5元。”后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地主一家都逃难去了,谢世友就去当了兵,加入了湘军第128师767团。
“我年龄小,人灵活,跑得又快,所以让我担任通信员。”谢爷爷说。
“当时我们部队在南桥那一仗打得太惨,和日本鬼子打了7天7夜,弟兄们死伤无数。日本鬼子的武器比我们的好,飞机是意大利进口的,许多人都是被飞机炸死的。但日本人也吃了苦头,他们从金山上来,我们与他们展开肉搏战,拼刺刀。我们用的是马刀,劈向日本鬼子,连枪带人都劈断。部队里的苗族士兵打起来尤其不要命,日本人死了很多。那一仗,我们有4000多名士兵阵亡,受伤的也有4000多人。”说起那段刀光血影的日子,谢爷爷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