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3日14:47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人民网日本频道最新推出“津田老师漫谈”系列文章,每期将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日语教师津田量介绍他在华生活的所见所想、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小知识,以及课堂上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本期津田老师为我们谈谈“分享”二字的含义。 |
今年暑假,我做了一些专业书籍的校对工作。当近30万字的工作进行到三分之一时,厌烦的情绪开始躁动,甚至一度想甩手不干了,因为工作量之大出乎意料,校对几乎变为了重新翻译。
若是要我说放弃的理由,我可以举出无数个。比如我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与可怜的稿酬完全不成比例;大家都觉得我“傻实在”,接了这么个活儿;一只手写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本书在最终出版的时候译者署名也不署我的等等。况且,刚骨折过,正在慢慢恢复的手臂,在这一番“繁重的工作”之后,一动就“咯吱咯吱”响……
看着已经完成了12万字的文稿,我在想,如果这个时候放弃,岂不是前功尽弃费力不讨好?而且,马上就要出版,我若不完成将会给出版方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我决定还是继续做下去。
多亏了自己的坚持,我对这本书论及的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观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清晰地把握了现状。当所有工作完成时,我才意识到,这段时间其实是自己获得了成长。当然,也赢得了对方的信任。
这个“吃亏”的工作,让我分享到了专家对经济、社会的精辟阐述,充实了自己。看来,分享自己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助自己成长。
暑假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的暑假过得怎样。本期我想谈谈“互相帮助”、“分享式学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都有自己的弱项。比如专业学习外语的同学,有的人能够很快地掌握要点,有的人却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慢慢消化。但能够迅速掌握的同学并不意味着所有方面都高人一筹。听力稍弱的人,有可能储备着许多大家不熟悉的单词,又或许他们的语法知识更为牢固。就算日语不好,每个人也有其他擅长的领域,有的唱歌唱得好,有的笑容美丽,能够迷倒众生……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老师”,重要的是,他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知识教授给他人,分享给他人。
“索取”的背后是“奉献”。有人分享,有人学习。慢慢地,你身边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