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08: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半年以来,曾让安倍为之骄傲的日本经济颓势渐显,安倍政府也随之承压。然而,所谓“危中存机”,此时的困局,或许是安倍迈向更为务实经贸外交的开始。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中国成语似乎正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先生身上得以应验。半年以来,曾让安倍为之骄傲的日本经济颓势渐显,安倍政府也随之承压。然而,所谓“危中存机”,此时的困局,或许是安倍迈向更为务实经贸外交的开始。
自2012年年底上台以来,安倍已先后出访逾50个国家,创日本历届首相出访外国数量之最。这一“地球仪外交”尽管收获了一些所谓的军事政治同盟等名头,但在助推日本国内经济民生方面,却收益寥寥。与此同时,日国内民众对于安倍在“地球仪外交”上耗费大量财政预算却怨声渐起。
数据显示,仅2013年,安倍的出访经费就大大超出预算,日本外务省不得不借用其他项目的预算以应对紧急情况,一度招致批评。
更让人为之诟病的,是安倍虽然宣称要“将触角伸向世界”,却被自己“家门口”的中韩两国拒之门外。这一尴尬局面不仅让安倍的所谓“全球战略”顿然失色,而且对日本国内经济的恢复也毫无助益。
如果说“安倍经济学”仍能发挥其昔日的光环,支撑日本经济彻底摆脱衰退,那么对安倍政府一系列政治外交举措的批评,便仍不能伤其筋骨。可惜的是,一系列经济数据已经侵蚀了“安倍经济学”这一安倍政府重要执政“合法性”的基础。
日本内阁府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滑0.4%,换算成年率计算下滑1.6%。至此,该国经济已经连续两个季度萎缩,走入经济学定义的技术性衰退。国际舆论惊呼,安倍经济学已走入穷途末路。
面对国内困局,安倍采取了诸如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等政治手腕欲“力挽狂澜”,这些做法虽然有利于安倍政府继续执政,但长期看来,唯有摒弃华而不实的外交策略,转而采取更为务实的经贸外交手段以提振经济,其执政根基才能从根本上得以稳住。
而在日本政府面临的经济外交任务清单中,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应置于前列。这三个重要的东亚国家一旦达成自贸协定,将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强大助力,进而有力促进日本经济恢复。
日前,中韩自贸区已宣告结束实质性谈判,明年年初便有望达成。届时,对于在汽车、数码、家电等领域与韩国企业竞争激烈的日企而言,将明显面临不利局面。日本如不思迎头赶上,便面临被韩国“挤出”中国市场的危险。
对于这一状况,日本业界亦有担忧。在9月初举行的中日韩自贸区第五轮谈判中,日本代表亦暗示,希望于2015年前结束谈判。但毋庸讳言的是,日本政府的政治意愿,仍是影响这一谈判的一大不确定因素。
“我们认为,(中日韩)三国之间稳定的政治关系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日前,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
“解铃还需系铃人”。至于是什么影响了三国之间本应稳定的政治关系,世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