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09:47 来源:扬子晚报
69年前,一颗从天而降的原子弹让日本长崎顿成火海,7万多生命瞬间灰飞烟灭的伤痛和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一起,从此刻在长崎人的记忆中。69年后,长崎人怎样纪念那场灾难,怎样看待带给他们灾难的战争,怎样体会日本侵华战争带给中国人的苦难?了解这些,也许可以让中国人更好地铭记历史,更深刻理解“国家公祭”的意义。 |
曾亲身经历长崎原子弹攻击城台美弥子
69年前,一颗从天而降的原子弹让日本长崎顿成火海,7万多生命瞬间灰飞烟灭的伤痛和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一起,从此刻在长崎人的记忆中。69年后,长崎人怎样纪念那场灾难,怎样看待带给他们灾难的战争,怎样体会日本侵华战争带给中国人的苦难?了解这些,也许可以让中国人更好地铭记历史,更深刻理解“国家公祭”的意义。
不堪回首:蘑菇云升起的一刻
75岁的城台美弥子一身和服,收拾得清爽雅致。对于69年前的原子弹爆炸,很多细节她已经记不得了,但深深的恐惧却从未减少过。住在大山背后,家人幸运地躲过了原子弹的直接袭击,她只记得爆炸后妈妈背着她拼命往防空洞跑,回头看到,整个城市都在燃烧。
81岁的山胁佳朗,原是三菱电气负责质量控制的工程师。1945年8月9日上午,他正在家里待着。突然,一股蓝白色的光透进房屋,无比耀眼。随即,房子上的瓦片玻璃在碎裂声中劈头盖脸地掉下来。“当时的感觉就是一个巨大的炸弹在自家院子里爆炸了。”老人摘下眼镜比划着说,他第一反应就是按照老师教的应急办法,捂住眼睛耳朵,趴在地上。
但事实是,原子弹爆炸中心距离山胁家足有两公里。山胁佳朗只受了些皮外伤,他的父亲却没这么幸运。在长崎,人们常用到原子弹爆炸中心地(又称“爆心地”)的距离来表示某个地方的位置,更表示原爆中受毁的烈度。比如,中国驻长崎总领馆距“爆心地”约400米,1991年总领馆打地基,挖出过变形的玻璃瓶、高温炙烤成“麻花”的金属器件。在长崎原爆资料馆有一个挂钟,指针永远定格在11:02,这个挂钟原本挂在距“爆心地”800米的山王神社附近居民家的。原子弹袭来,巨大的冲击波和热能让挂钟瞬间变形损坏,指针就此定格。
山胁佳朗的父亲在长崎铸造厂上班,工厂距“爆心地”只有500米,100多员工无一幸存。爆炸第二天,山胁和哥哥、双胞胎弟弟一起去寻找父亲,触目都是熔化扭曲的钢铁和膨胀变形的尸体。山胁先生说,父亲应该是在原子弹爆炸的瞬间就失去了生命。由于火葬场也在爆炸中毁掉了,他们只能在工厂的废墟中,就地把父亲的遗体火化了。
原子弹留给长崎人的,不仅是当时触目所及的巨大伤亡,对接受过量核辐射的恐惧,也往往要伴随他们一生。“我33岁的时候,肝功能和肾功能就下降了,70岁得了胃癌。当年跟我一起去找父亲的哥哥和弟弟,也在70岁左右得了癌症……”山胁说,这都是因为原子弹。记者接触到的长崎原爆受害者,穷其一生,都生活在对自己和后人健康的担忧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