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人民网日文版
人民网中日文手机报 | 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合作启事
人民网>>日本频道>>财经

日本缘何“通胀不达,宽松不止”

2015年04月27日08: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最近表示,在2%的通胀目标稳定持续之前,大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实施。黑田东彦的表态被外界解读为“通胀不达,宽松不止”。
原标题:日本缘何“通胀不达,宽松不止”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最近表示,在2%的通胀目标稳定持续之前,大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实施。黑田东彦的表态被外界解读为“通胀不达,宽松不止”。

自2013年4月日本推出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日元已累计贬值40%,日经指数上涨80%。今年一季度以来,日本出口回升,贸易赤字缩小,经济出现景气苗头,但远未实现良性循环。由于油价持续下降等原因,日本离2%通胀的政策目标渐行渐远。黑田东彦3月表示,物价指数不能排除出现短暂负增长的可能性。

表面上看,通胀率徘徊不前与油价下跌有关,其根本原因则是日本员工的工资收入跑不赢物价上涨。截至2014年10月,日本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按年率计算下降2.8%。日本老百姓只能靠紧缩支出对抗物价上涨。

应该说,宽松政策的实施对扭转困扰日本多年的通缩预期起到了一定作用,最明显的效果就是修正了一度过高的日元汇率水平,吸引外国投资者进入日本股市。不过,日元大幅贬值后,并未能推动日本出口大幅增长。虽然出口总额出现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连续两年增长,但对美国、欧洲和亚洲等主要出口对象的出口数量指数却基本持平或下降,加上燃油和原材料进口价格上涨,2014年日本经常项目盈余创下1985年以来的新低。

此外,宽松对投资的促进作用也未达预期。据统计,2014年日本基础货币规模(货币供应余额)同比增长36.7%,广义货币M2增长3.4%,货款增长2%。日本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实行货币宽松后,日本国内银行资产上升最快的部分是活期存款,也就是说,央行扩大购买国债规模后,民间银行将国债出售给央行,再将资金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回央行的账上。因此,货币政策的超级宽松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实际是“给财政兜了底”。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60%,远超美联储实施宽松后20%的水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实行超低利率已经多年,宽松的边际效应几乎为零。另一方面,受制于人口结构等生产要素,日本的潜在增长率很低。经济稍有起色,就出现人手短缺现象。

目前,国际市场正密切关注日本货币政策的走向。去年10月,为了对冲继续提高消费税率可能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央行紧急追加了宽松规模。对此,外界多有“不必要”的批评之声,央行政策委员会内部分歧加大。

瑞穗综合研究所市场调查部部长长谷川克之认为,货币宽松不能成为结构改革的“麻醉剂”。今明两年是“安倍经济学”成败的关键之年。在货币和财政政策宽松的空间逐步缩小的情况下,切实推进增长战略的落实成为日本经济未来发展的焦点。(文/田泓)

  1. 分享到:
  2. (责编:张丽娅、陈建军)

编辑推荐

  1. 日本经济形势·政策
  2. 日系摩托的速度&激情
  3. 日本产品·日本货资讯
  4. 中日经贸往来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财讯播报

  1. 日系摩托车日系摩托车
  2. 中日经贸中日经贸
  3. 中日产业报道中日产业报道
  4. 在华日企新闻在华日企新闻

中日经济

热点排行

  1. 综合
  2. 财经
  3. 时事
  4. 娱乐
  5.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