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人民网日文版
人民网中日文手机报 | 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合作启事
人民网>>日本频道>>文化

林国本:中日译界的参天树【3】

2015年06月05日16:23  来源:光明日报

2015年3月11日凌晨1点25分,79岁的著名日文翻译家林国本永远闭上了眼睛,戛然而止的还有他那旺盛的翻译生命力。
原标题:林国本:中日译界的参天树

同传传奇

60岁时,林国本操起了“同传”之刀,这被业界视作一个传奇。他把“同传”比作飞行表演,寓意它是翻译的高难度动作。

明知如此,林国本依然迎难而上。于是,在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人们常见到一个满头白发、身体健硕却不修边幅的译者。他用磁性的男中音传递出的水乳交融、声情并茂的翻译,常常赢得与会者的喝彩。

“参加同声传译也是一种学习,能与众多舆论界领袖、高官、学者、名人接触,能学到许多知识,汲取许多智慧,是读‘无字之书’。”林国本在自我挑战中享受着乐趣。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说:“2006年,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确定下来。历史问题的对话本来就相当困难,加上语言的障碍,此前因翻译而产生的误解颇多。听林先生把那些复杂的表述轻松、精到地翻译出来,真是很大的享受。”

“看到一个很好的句子,非常美的表达方式,我都做笔记。我的脑袋里有几万个这样的模型,所以同声翻译的时候可以迅速地转译,1/10秒就出来了。”林国本为他极致的“同传”做了诠释。

对“同传”状态下的林国本,同事们保留着很多现场记忆。1994年就与林国本合作“同传”的王津记得,林先生70岁生日,他们一起在三亚为IBM的研讨会做“同传”。“那些欧美归国的技术精英,英文好,满口技术术语,有的演讲者还带着很浓的地方口音,林先生70岁的人了,居然把他们的演讲翻译得如此精准,圈里很难找到第二人。”

王津特别认同林国本的一个观点:译员即演员,翻译绝不能把感情过滤掉。“我翻你,语气也要惟妙惟肖。”译员是个变色龙,无论你临场面对什么行业、专业,都要能够在第一时间转换角色,成为演讲者的同道。

在狭小的同传间,跟林国本20年,耳濡目染,王津说他从先生身上学到的东西,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林国本这个圈内圈外知名的专家,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如同小学生对待考试。每一次做“同传”,他都是第一个到现场,安静地准备二三十分钟后开始工作。日本人名中有很多多音字,每次“同传”,他要么事先交换名片,要么找工作人员确认,确保万无一失。

“‘同传’,林先生追求完美。进入工作状态的林国本,旁若无人,特投入,翻到兴起,声音大了,手也动起来,他的中译日简直无可挑剔。个别翻得不太满意的地方,他会在间歇去纠正,告诉听众‘刚才那句话我理解错了’。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人折服。”翻译蔡院森说。

  1. 分享到:
  2. (责编:袁蒙、陈建军)

编辑推荐

  1. 日本如何过中秋
  2. 日本白领早餐吃什么?
  3. 电影中的日本元素
  4. 日本文化中的羊元素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人文日本

  1. 第二弹:日语绕口令第二弹:日语绕口令
  2. 高校日语专业优势解读高校日语专业优势解读
  3. 日本留学指南与攻略日本留学指南与攻略
  4. 中日时事用语集锦中日时事用语集锦

日语加油站

热点排行

  1. 综合
  2. 财经
  3. 时事
  4. 娱乐
  5.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