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人民网日文版
人民网中日文手机报 | 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合作启事
人民网>>日本频道>>数码科技

日媒:与机器人恋爱?人工智能已开始影响人类伦理观【2】

2016年03月16日09:36  来源:环球网

能不能和机器人谈恋爱?《日本经济新闻》3月16日报道称,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机器人与人类的界线已经变得模糊起来。如果机器人能够与人类互通心意,也许会出现机器人深入个人生活,威胁人类隐私的事态。人类与机器人的差距越来越小,我们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伦理问题。
原标题:与机器人恋爱?人工智能已开始影响人类伦理观

与机器人做爱?

“到2025年,与机器人做爱将成为很平常的事”。美国著名民间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4年发布的机器人产业预测中写入了如上内容。这已不再是科幻情节,而是对未来的先知先觉。

2015年秋季,英国BBC和美国CNBC等媒体报道了一家美国企业制造出女性形象“性爱机器人”的消息。该公司负责人认为该产品可以帮助丧偶者解决生活烦恼。

《日经新闻》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台真人大小的“全球首款性爱机器人”目前正以6995美元的价格销售。据悉该机器人预设了“交际型”、“服从型”等多种性格模式。这家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销售业绩尚不清楚。但该产品却在国际社会上引发讨论,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性爱机器人将进一步激发人类对身体的欲望”。凯瑟琳·理查德森(Kathleen Richardson)是英国德蒙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的机器人伦理研究员,她在网上发出了警示性声明,正在向全世界募集赞同者。她指出,过度专注机器人将“损害人类之间的情感共鸣能力”。

因为封面成立的学会

人类与机器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已引起了技术人员的注意。日本人工智能学会在2014年12月成立了“伦理委员会”。该学会期刊的某期封面上刊登了女性形象的清扫机器人,招致了“性别歧视”的指责,由此成立了伦理委员会。该学会意识到,有必要认真讨论机器人和社会伦理观的联系。日本机器人学会提出“实现和维持健康社会”的方针,要求机器人的研究不应脱离一般社会观念。

尽管追求仿真人的机器人研发潮流没有改变,但其实暗藏陷阱。

“个人隐私的收集和管理将成为焦点”。日本花水木律师事务所的机器人法律问题资深律师小林正启为机器人产业的风险敲响了警钟。作为代表性案例,小林正启提到了日本软银集团的人型机器人“Pepper”。

软银社长孙正义称这是一台“有爱心的机器人”,目标是普及到一家一台。Pepper可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感情,不断提升交流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机器人拍摄和录音的信息将上传到云服务器上记录加工。

  1. 分享到:
  2. (责编:袁蒙、陈建军)

编辑推荐

  1. 日本新研制“大米凝胶”
  2. 日本宇航员召开空间站记者会
  3. 日本发明自动洗澡机
  4. 苹果iOS9浏览器支持广告屏蔽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品潮品

  1. iPhone6s开售iPhone6s开售
  2. 日本现超萌“看娃神器” 日本现超萌“看娃神器”
  3. 机器人Pepper亮相拉面店机器人Pepper亮相拉面店
  4. 可装进背包的电动车可装进背包的电动车

科技飞鸿

热点排行

  1. 综合
  2. 财经
  3. 时事
  4. 娱乐
  5.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