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人民网日文版
人民网中日文手机报 | 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合作启事
人民网>>日本频道>>数码科技

中日女性科学家共论培养女性科学家之道【2】

2016年04月08日08:52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发人们对女性科研人员的关注。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很重视女性科研人员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女性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各类国际交流,提升女性在科研领域的活跃度。

中日女性科研人员成长环境仍需改善

如何培养女性科研人员的话题常常被提及,这也恰恰说明女性科研人员的成长环境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女性科研人员成长的既有法律、政策、社会舆论等客观因素,也有女性自身的主观因素。以中国为例,尽管女性科研人员比重已经达到40%,但是在高级职称中女性所占比重仍然较少。比如教授中女性所占比例约为8%,在中科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中仅占6%。

方新称中国女性科研人员成长中明显存在“剪刀差现象”,女性科研人员的发展机会仍然比男性少,各级组织机构需要给予女性更多的机会。同时,社会对女性参与科研仍然存在偏见,这种偏见是女性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不利因素。此外,大部分女性承担着比男性更多的家庭责任,女性参与科研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方新认为,尽管当前中国女性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参与科研的女性也在增加,但是新时代的女性在参与科研时面临着新的困难。中科院相关部门此前面向女性科研人员实施了一项问卷调查,相当一部分女博士表示“工作做得好不如嫁得好”,方新称这显示了当前中国女性科研人员成长环境中的一些问题。她认为,做科研需要兴趣和好奇心驱动,以及长时间的专注,要耐得住寂寞,但是在多元的社会里,存在各种各样的诱惑,这使得当前的女性科研者要想专注于科研,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方新称,她很理解这些困难,但还是希望有志从事科研的女性能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毕竟要赢得社会尊重和认可,还是需要自身努力。

日本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且日本家庭中男女分工更为僵化,很多女性结婚后选择辞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黑田玲子认为,与其他国家的女性相比,日本女性参与科研可能更难。这其中除了男女分工不同的社会传统观念以外,还有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

在中国,很多年轻上班族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看护,夫妻都能抽身投入工作,日本则不尽相同。黑田玲子称,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很多人住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上下班耗时较长,且大城市房价很高,很多年轻家庭的房子空间很小,无法让父母帮忙代为照看孩子。而另一方面,幼儿园等相关设施也越来越紧张,一些小孩无法顺利入园。这些因素使得很多日本女性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做家庭主妇。

提升女性科研人员活跃度需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相结合

对于如何改善女性科研人员的成长环境,方新认为除了女性自身需要树立对于性别和职业的正确态度以外,还需要在政策层面和社会舆论等方面构建利于女性成长的环境。

方新称,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进一步消除社会偏见和性别歧视,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法律,从法律和政策上保障女性在获得教育机会、职位、科研经费方面具有平等权利。同时,建立女性科学组织或工作机构,维护女性科研人员参与科学活动的权益,建立专项基金,支持女性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

此外,方新称还需创造良好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加强公众媒体对女性科学家的角色塑造,提高公众对于女性科研人员贡献的认同,增强社会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支持和尊重。女性自身也需树立平等、自立、自信和创新的精神,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处理好家庭责任与科学研究角色之间的关系。

黑田玲子也认为,改善女性科研人员的研究环境首先需要政府、企业组织等在法律、政策方针方面对女性给予支持。家庭成员的支持也必不可少,比如丈夫应当在育儿和家务等方面分担部分责任。黑田玲子还提到,可以利用一些新的科技手段,帮助女性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比如利用即时通讯工具,与孩子和家人保持沟通交流等。

  1. 分享到:
  2. (责编:袁蒙、陈建军)

编辑推荐

  1. 日本新研制“大米凝胶”
  2. 日本宇航员召开空间站记者会
  3. 日本发明自动洗澡机
  4. 苹果iOS9浏览器支持广告屏蔽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品潮品

  1. iPhone6s开售iPhone6s开售
  2. 日本现超萌“看娃神器” 日本现超萌“看娃神器”
  3. 机器人Pepper亮相拉面店机器人Pepper亮相拉面店
  4. 可装进背包的电动车可装进背包的电动车

科技飞鸿

热点排行

  1. 综合
  2. 财经
  3. 时事
  4. 娱乐
  5.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