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8日14: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卡洛琳·肯尼迪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以及日本捕殺海豚等議題直言不諱發表指責的聲音時,日本人頓時感到有點不適應。 |
資料圖:美國駐日大使卡羅琳·肯尼迪(右)與日本警視廳廳長西村泰彥握手。
資料圖:去年,卡洛琳·肯尼迪在東京乘坐傳統的馬車前去會見日本明仁天皇。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28日報道,兩個月前,當卡洛琳·肯尼迪(Caroline Kennedy)以美國駐日本大使的身份抵達時,日本舉國一片歡騰,日本人感到美國給了自己一個盼望已久的擁抱。然而上任后,卡洛琳·肯尼迪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以及日本捕殺海豚等議題直言不諱發表指責的聲音時,日本人頓時感到有點不適應,日本人不僅感到不愉快,也開始感到困惑。
文章稱,當卡洛琳·肯尼迪乘坐馬車前去向明仁天皇(Emperor Akihito)遞交國書時,數千名歡呼雀躍的日本人擠滿了街道,罕見地顯示出了日本民眾對一名外交使節的感情。乘馬車向天皇遞交國書是許多大使履新過程中的一項儀式。
但很快,肯尼迪就在一些敏感問題上表現出與其外交官身份不符的坦率,讓她的日本東道主大為意外。前不久,她公開對每年一度的海豚捕殺活動表示關切,引發了轟動。捕殺海豚的活動在海外廣受譴責,但許多日本人卻認為它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對海豚捕殺的慘無人道深感憂心,”肯尼迪在Twitter上寫道,“美國政府反對以驅趕式獵殺為手段的漁業。”她提到了美國政府對獵殺海豚一事的立場。用這種方式捕殺海豚時,海豚被趕進小海灣裡,然后再被砍死。
在發表此番評論前不久,肯尼迪領導的大使館罕見地批評了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這次的評論表明,通常為人矜持的肯尼迪可能比許多人預想的更直言不諱,願意提及日本人更傾向於關起門來討論的一些問題。肯尼迪在Twitter上很活 躍,用英語和日語發帖,有超過7.5萬名追隨者。
日本官員對肯尼迪有關獵殺海豚一事的評論既顯得有些不快,又感到困惑。而美國國務院則對相關評論表示支持。
日本政府官員菅義偉為捕殺活動進行了辯護,稱其符合國際法,他迅速補充說,日本將嘗試“向美國解釋我們的立場”。
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將所有置評請求推給了華盛頓。24日,白宮發言人帕特裡克·文特雷爾表示,“在日本,肯尼迪大使在代表美國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美國國務院表示,早在去年肯尼迪的任命聽証會之前,她就收到了大量有關日本捕殺海豚的活動的評論,並決定要提出這個問題。一名官員稱,在Twitter上發帖前,肯尼迪曾就美國政府在此事上的原則咨詢了國務院。
日本的評論人士稱,引起一些騷動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奧巴馬政府選擇的肯尼迪是一名公眾人物,有著讓日本民眾傾倒的明星魅力,同時她又不怕暢所欲言。即便部分官員對她的行事方式感到不安,但事實或許會証明,他們很難公開地表達自己的相關感想。
雖然卡洛琳·肯尼迪惹出這麼多是非,但她在日本依然是很受歡迎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她那位至今仍籠罩在光環裡的父親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在很多年長的日本人眼裡,他代表著一段令人幾欲落淚的美好往昔。在卡洛琳·肯尼迪被任命為大使時,日本的電視台反復播出她小時候坐在父親膝上的圖像,或者是在父親葬禮上那令人心痛的樣子。
同時,日本人對她的直言不諱也並非完全持負面看法。Twitter上有一些評論表達了對她作為一名女性的欽佩,認為她在日本這個至今仍由男性主宰的國度裡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但是也有人迅速開始批評她,認為她插手一些跟她、跟任何外國人都無關的事。有人憤怒地提醒她,美國海軍准將佩裡(Matthew C. Perry)在1853年用武力打開日本國門,是為了獲取供美國捕鯨船使用的港口。
“我們可不想被美國人說教,他們當年殺鯨魚就為了取鯨脂,”一名用戶說。還有一個人簡明扼要地說:“蠢女人!回家去!”
很多人說,日美兩國有著穩固的關系,足以確保雙方開誠布公地交換看法,此外,在海豚捕殺問題上持強硬立場的日本人的數量無論怎麼說都很有限。
“一個受到如此廣泛認可的人可以說出其他人難以啟齒的話, 坦率地說,我認為這是好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國際關系和太平洋研究學院研究日本政治的教授克勞斯(Ellis S. Krauss)說。他認為,雖然這個訊息本可以用更巧妙的、私下裡的方式傳達出來,但“如果不是卡洛琳·肯尼迪來說,就不會受到那麼多的關注。”
東京一家智庫機構的負責人、政治分析人士森田實 (Minoru Morita)說,他不認為這次爭議會對她的人氣構成持續性的影響。“我認為沒有多少日本人會樂於看到她這樣來批判日本飲食文化,”他說。“但是大多數日本人對她以及他父親那個時代都是非常喜愛的,這種感情不是說沒就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