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17:01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日本頻道推出最新欄目“愛上北京”,每期將由一位居住在北京的日本人介紹一個TA所鐘愛的物件或喜歡的地方,並講述“愛”上它的故事。本期橫山悠太先生為我們推薦的是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
談起自己第一次的日語教學經歷,橫山說:
──學生們對學習都很有熱情,積極性非常高。學生們來自天南海北,住在學校,一間三室一廳的房子裡大約20人,住宿環境很惡劣。
在中國有著尊師重道的傳統,雖然我還是個毛頭小子,但大家對我都很尊敬,這讓我很開心。
只是,學生們既有極度純粹的一面,也有非常現實“殘酷”的一面。比如,有一年7月一位老師過生日,學生們每人湊了100塊錢給這位老師舉辦生日會,大家買了蛋糕,一起吃飯。而我的生日恰好是在8月,但在學生們之間好像已經商量好了“連續2個月出100塊錢,這個負擔太重了,所以就當做不知道吧。”有意思的是,一些學生感到愧疚,最終還是給我買了蛋糕,並向我道歉。(笑)
在深圳,橫山作為一名日語教師而努力著,然而這樣的生活在一天突然宣告結束。
──我所在的日語學校使用的是一所專科學校空置的教室,現在看來這所日語學校根本就是一所黑校,所以我去了還不到一年就關門大吉了。
回國一段時間之后,橫山再次以日語教師的身份派往海外,這次來到的是上海。
──我作為第一批工作人員參與了一所日語學校的建設。學校的授課對象從幼兒園到高中生不等,運營得也比較順利。我的學生從幼兒園小孩到高中生都有。教幼兒園的孩子,我就會跟他們讀繪本,或是帶著他們做游戲。不同年級的課程都有其各自的樂趣,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一段很美好的回憶。不過這個學校現在也已經不復存在了。在建校4年后,學校停辦了。
然而,在上海的這所學校中橫山遇到了一位學生,為他日后寫出《我變貓》提供了靈感。
──在高中班級中,有一位混血學生,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中國人。他說的日語很有趣,從小潛移默化中掌握的語言中摻雜著后來自學的不地道的說法。他特別喜歡漫畫,因此時不時地會蹦出幾句“ばかかよ(你是笨蛋麼)”或是“お前(你)”這種隻有動漫裡才會出現的日語,很有意思。
我第一次見他時,也被他稱為“お前”(你,長輩對很熟悉的晚輩,上司對很熟悉的部下時使用),很震驚。可能在他的理解中,中文裡的“你”翻譯成日文就是“お前”,而第一人稱的“我”則變成了“俺”(我,男性對同輩或晚輩時使用)。
一天,這位學生的母親拜托我說:“兒子說想去日本,老師,您能和他一起去麼?”,於是我就答應了。
實際上,這名學生就是小說《我變貓》的人物原型。他是個宅男,所以想去秋葉原,而兩個人的秋葉原之行便成為了小說的基礎。小說的最后一幕發生在秋葉原的女仆咖啡店裡,其實這個細節有一半是真實發生過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