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20日08:25 來源:新民晚報
日本近代以來之所以走上侵略擴張道路,根源於東施效顰的文明觀,或者說文明成了追逐國家利益的幌子,而忽略了文明真諦的自由、平等、博愛。但不管他們怎樣辯解,判斷罪與非罪唯一的根據是侵害的事實或行為是否發生,即使過失犯罪也得承擔責任。 |
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最跌宕起伏的時期,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經歷令人權觀念得到發展和普及。以武力解決國際紛爭為道義和法律所禁止,侵略行為成為“過街老鼠”。戰后日本整體上成為和平主義者,但右翼勢力總是否認歷史上對外戰爭的非正義性,認為日本不過學歐美文明國家的樣,興兵海外乃“解放亞洲”的道義責任,並把戰敗責任歸咎於外界。這就像經營者把生意失敗歸咎於競爭對手、歸咎於自己跟從的師傅那樣,是缺乏責任感、不成熟的表現。
日本近代以來之所以走上侵略擴張道路,根源於東施效顰的文明觀,或者說文明成了追逐國家利益的幌子,而忽略了文明真諦的自由、平等、博愛。但不管他們怎樣辯解,判斷罪與非罪唯一的根據是侵害的事實或行為是否發生,即使過失犯罪也得承擔責任。何況日本的戰爭罪行是國際法庭早已判明的。無論到何時,隻要不坦率地、勇敢地承擔戰爭責任,就說明日本精神上尚未成年,就難以被作為國際社會普通國家的一員獲得認可和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