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社會

近代日本的文明觀與戰爭認識 

2015年03月20日08:25  來源:新民晚報

日本近代以來之所以走上侵略擴張道路,根源於東施效顰的文明觀,或者說文明成了追逐國家利益的幌子,而忽略了文明真諦的自由、平等、博愛。但不管他們怎樣辯解,判斷罪與非罪唯一的根據是侵害的事實或行為是否發生,即使過失犯罪也得承擔責任。
原標題:近代日本的文明觀與戰爭認識(組圖)

反映日本與清政府之間戰爭的浮世繪

近代日本的文明觀與戰爭認識

反映日本與清政府之間戰爭的浮世繪

天津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周建高

從明治時代到二戰戰敗的近代日本意見領袖德富蘇峰(1863-1957)根據“科學的歷史眼光”,認為大東亞戰爭“從心裡相信是義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言論呢?

19世紀日本在被迫卷入條約國際體系不久,就把不平等條約體系強加給亞洲鄰國,走上對外擴張侵略的帝國主義道路。二戰結束至今已70周年,但對戰爭的認識分歧,依然是影響東亞國際關系的“老毛病”。為什麼至今仍有許多日本人不承認侵略,我們解剖一下日本近代以來的文明觀,或許能找到鑰匙。

效仿歐美的“文明開化”

明治維新使日本從封建社會向近代社會急劇邁進。用一個當時流行的詞概括,就是“文明開化”。它與“自由”、“人權”、“獨立”等一樣是當時流行的新概念,洋學家們紛紛刊文立說。在傳播文明的學說中,福澤諭吉1875年出版的《文明論概略》是最系統完整的著作。他1872年發表《勸學》,以“天不生人上之人,亦不生人下之人”一句開篇,立刻獲得社會極大歡迎。在當時3300萬人口的日本累計銷售340萬冊,創造了空前的銷售記錄。福澤沒有出仕,但政府高官常向他請教,他的著作被作為學校教材廣泛流傳,他成為近代日本影響最大的一位啟蒙思想家。

歐美為文明,土耳其、中國、日本為半開化,非洲、澳洲為野蠻,福澤在《文明論概略》中描繪的這幅世界地圖,是19世紀后半葉歐洲流行的觀點。當時西方勢力在全球所向披靡,亞非拉各大洲許多古老國家淪為殖民地。兩次鴉片戰爭失敗,中國被迫向西洋蠻夷割地賠款,顯示出清國的衰敗。日本人認識到東洋在武備、貿易、學術各方面都不如西洋。不平等條約使洋人在日本享受著特權、仗勢欺人。日本要擺脫被殖民化的危機,保持獨立自尊,隻有走向歐美那樣的“文明開化”才能富強,與西洋諸國並駕齊驅。日本與歐美存在“半開化”與“文明”的差距,這種認識是近代日本以歐美為標准自覺舍己從人的心理基礎,成為文明國家是日本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七夕貓咪身穿浴衣迎客
  2. 日本樂高玩家打造逼真美食
  3. 日本推出自帶美甲長筒襪
  4. 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徽公布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社會熱點

  1. 日本福利院襲擊案日本福利院襲擊案
  2. 日本興起晒“蜜桃屁屁”日本興起晒“蜜桃屁屁”
  3. 熊本熊恢復宣傳活動熊本熊恢復宣傳活動
  4. 日本“煮飯仙人”來中國日本“煮飯仙人”來中國

日本故事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