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6日08:20 來源:人民網
巴西與日本的關系其實遠比我們想象得要親近。放首小野麗莎的歌兒,咱們邊聽邊看。對了,小野麗莎就是出生在巴西聖保羅的日本爵士女歌手。 |
當奧運聖火傳遞在巴西國土上時,日本2020年奧運會的新會徽也被揭曉。巴西與日本的關系其實遠比我們想象得要親近。放首小野麗莎的歌兒,咱們邊聽邊看。對了,小野麗莎就是出生在巴西聖保羅的日本爵士女歌手。
風風火火的移民大潮
日本向巴西移民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08年到1921年,14年間遷往巴西的日本移民共有3萬余人。
根據日本的檔案資料,1908年6月28日,第一批日本移民781人(165戶共733人及單身48人)乘坐“笠戶丸”號海輪從神戶啟航,前往巴西。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條巴西移民船。船隻的來歷頗有歷史淵源:這艘由英國造船公司制造的客貨兩用船是日本在1905年日俄戰爭中收獲的戰利品,當時在中國的旅順港一度被炮彈擊沉,后被日本海軍打撈上岸,經日本東京海外興業株式會社重修改裝,成為一艘遠洋型客貨兩用大型船隻,命名為“笠戶丸”。
20世紀初,一艘開往巴西的日本移民船
此后短短6年間,共有10批,約1.5萬人移民到巴西。1921年,巴西聖保羅州政府中止了對日本移民的旅途補貼,日本向巴西移民暫告一個段落。
第二階段從1922年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總計有超過14萬人移民巴西,平均每年移入約9000人,這是日本向巴西移民的鼎盛時期。在這段時期裡,由於日本社會經濟危機,特別是1923年發生了關東大地震,日本政府急於緩解人口增長和失業的壓力,鼓勵國民向海外遷徙。
這期間的日本移民,雖然絕大多數仍去聖保羅州等地的咖啡園從事雇佣勞動,但他們中有些人開始以移民集團為單位向聖保羅州、巴拉那州和亞馬遜地區集體進發。他們佔地墾荒,建立起移民中心,這些土地有的是日本促進海外移民的專門機構買的,有的是巴西地方政府贈予的,隨后巴西的土地上便出現了日本移民經辦的庄園。這些地方至今仍是日本移民及其后裔的聚居地。1935年后,隨著日本政府窮兵黷武,移民人數開始下降。1936年之后,日本向巴西的移民逐漸減少直至完全中止。從1936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共有約3萬人移民巴西。
日本文協移民資料館的老照片,清晰地展示了日本移民登陸桑多斯港的情形
從戰后至今,是日本向巴西移民的第三階段。戰后初期,移民人數有限。從1953年到1962年,日本對巴西的移民有了相對的增長。與此前不同的是,這時的移民不是簡單的勞動力,他們有的帶著財產,有的是應日本在巴西企業的邀請前來進行投資的,有的是隨日本企業向巴西轉移而來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
1962年以后,由於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巴西政府也在1965年頒布了隻准具有高等學校畢業文憑或繳納34000克魯賽羅( 相當於5000美元)資金的人進入巴西的法令,從1968年開始,每年到達巴西的日本人平均不超過600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