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3日11:00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山口直树收获了100次交流会,是什么支撑着他走到今天,他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
山口直树在第98次学术交流会上
— 山口先生会被遭到排斥或“少数派”所吸引吗?这与其说是共鸣,不如说是关心吧?
山口直树:是的,我比较关注受排斥的一类。比如日本动漫《妖怪人贝姆》当中,我就被贝姆的童心所吸引。虽说外表像妖怪一样丑陋,但实际上拥有一颗正义的心,这样的设计我认为非常好。在日本的动漫中,大概是嘲笑正义的题材比较受欢迎的缘故,嘲笑正义的动漫非常多,但是在《妖怪人贝姆》中看不到这样的影子。
说实话,之所以要拍摄真人版《妖怪人贝姆》,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让人们思考该如何抵抗世界日益高涨的民族排外主义的趋势。“如何实现无排他性的共同体”,这正是日本社会哲学家今村仁司正在思考的课题。思考这样的问题,正如回答妖怪人迫切变成人类的呼声一般。
奥特曼也是单纯的惩恶扬善,但也并非全是“善良”的奥特曼打倒“邪恶”的怪兽的故事,在某一集中,也出现过无法分辨谁善谁恶的情节。这样的作品,就这样记在脑海里,长大后也难以忘记。
从小我就有对这类事物感兴趣的倾向,分不清善恶,有时还有善恶颠倒的感觉。奥特曼里,虽然奥特曼把怪兽打倒了,但实际上,有的故事会引导大家意识到,奥特曼才是坏人。剧本作者是个冲绳人。冲绳的地位比较特殊,既是日本,又非日本。这是我长大后才知道的事。
高桥敏夫在其著作《哥斯拉出现的夜晚》中指出,优秀的怪兽电影的结构,并非“怪兽出现,杀死怪兽”,而是“怪兽出现,人类被改变”。奥特曼中也有几部这样的故事,通常,人类总认为杀死并击退怪物,问题就得以解决。但实际上,根本问题是,只要人类不改变,根本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只会招来更多的怪物。
电视版《妖怪人间贝姆》中,最初亲切欢迎贝姆的村民们,在得知贝姆是妖怪以后,态度便迅速转变。
贝姆们并非做了坏事,但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村民还是包围住贝姆们,说道“像你们这样的怪物,压根就没有你们生存的余地”,最后还大声呼喊“杀了他们,杀了他们”。类似“杀掉怪物”的呼声,今后在世界上可能还将持续高涨。比如,日本的“禁止在日特权的市民会”,就与《妖怪人贝姆》中的村民类似。
哥斯拉最初来到东京也是在夜晚,这与妖怪人的夜晚相通。
像哥斯拉或妖怪人这样的非人类,给我们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回答他们遗留的问题。
《哥斯拉》(1954)的开头部分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哥斯拉咚咚地脚步声响彻东京,当时,还没人见到哥斯拉,仅仅听到声音就开始做出反应。我不知从何时起,就开始意识到把哥斯拉的脚步声视作友人的脚步声,开始想要成为怪物科学史学家。但是有这样清晰的认识,是到北京以后的事。
■建议日本政府“在北京成立中国研究所,早日采取对策”
山口直树:非常赞同今年夏季出版的《108位在华日本人:即使这样也要住在中国的理由》一书中,表达了日本政府应该在北京成立中国研究所的建议。说到中日友好,但实际上,日本政府是否真正有意让中国了解日本,是否真正有意了解中国这个邻国呢?对此,我认为这方面的努力并不够,日本缺乏国家层面上海外战略的实施。
日本研究者竹内实(90岁,不久前去世)在北京时指出,“因学术研究而长期留在中国的人太少,所以学术成果几乎无法传承下去。”我来北京也将近10年了,对此问题非常清楚。确实如此,人们来中国,而后又回到日本,之后又重复这样的事。中日学术交流制度上的提高可以说始终止步未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短期交流,很缺乏全面的视野。我们需要考虑到学术是从长期的视角思考问题的,如果只考虑到眼前事物,学术就很难培育下去。必须从更长远的维度去思考,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从制度这个最根本的层面出发。不能把问题归结于留学生的自我责任,还应该扎扎实实地传承学术成果。
如果成立日本政府的研究所,那么就可留住长期的研究人员,还能方便联系长期留华人士。虽说也有日本的大学在中国设立事务所,但大多只是从如何吸引中国留学生这个层面来思考问题的,他们与来华的日本研究者几乎没有学术层面的交流。所以,当今的现状是,日本人就算来到中国,也无学术上的交流。
虽然还有日本学术振兴会这一类振兴日本学术的机构,但遗憾的是,该机构也并不重视来华日本研究人员,还是主要关心如何将中国的研究者吸引到日本去,从中丝毫看不到想要培养来华日本年轻研究人员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