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07日16:53 来源:新华网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强地震、强台风、暴雪、海啸经常袭击这个北太平洋上的岛国。为了尽量减少自然及人为灾害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应对措施,努力保护国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日本很早就建立了一套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运输体系,确保灾民在灾后有必要的救急物资。首先,鼓励每个家庭在家中储备救灾物资,存放能够维持一家人三天到一周的饮用水和食品。其次在各个自治体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或储备点。在这些储备点储备了帐篷、被褥、发电机及燃料、手电和食品等应急物资,该地区一旦发生灾情就可以及时就地发放,保证灾民的生活必需。由于当地具备了一定的救灾物资,即使道路交通瘫痪,救灾物资难以在短期内运到,灾民也不至于挨冻受饿,能够保证必要的最低需求。
在救灾物资的流通方面,日本也同样制定了各种预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首先,制定陆、海、空运输救援物资路径,明确救灾物资的运输、保管和发放以及其他分工合作等事项,并把空运作为紧急情况下救灾物资运输的最重要手段,因为空运受灾情影响小,而且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强等特定,所以是运送重要救灾物资的首选。而灾后重建所需物资则主要采用海运。其次,对救灾物资进行分阶段管理。日本将救灾物资的配送工作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形式由政府行政单位负责,包括救援物资的调剂、集中和运输配送等。在必要的时候请求军方协助运送,并进行交通管制,优先保证紧急救灾物品的运输。第二形式由物流公司主动承担。日本大型物流公司基本上都是各地救灾委员会的成员,物流公司也都事先制定了救灾应急预案,一旦需要投入救灾工作,则按照政府救灾指挥中心要求,采取主动的方式进行配送,并根据受灾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配送中心配送救灾物资,提升配送效率。第三种形式是委托物流公司配送,即根据救灾部门的订单配送。事实上,日本的救灾物资管理,已经充分利用了现代商业的物流发展成果。
在近年的救灾紧急物资的运送中,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最早运抵灾区的物资,基本上都由航空自卫队完成。
此外,根据救灾物资性质分送不同的仓库,对社会捐赠灾区的必需物资,根据捐献者的意愿或者灾情需要,经过分类后直送灾民点,对社会捐赠的非必需物资或超过灾区需要的物资,则送到储存仓库,留待日后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