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7日14: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接管和关押日本侵华战犯1109名。1956年,经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审判,除对其中职务较高、罪行较重的45名战犯分别判处8至20年有期徒刑外,其他战犯全部免予起诉,遣返回国。 |
悔心拳拳:为两国的和平事业奔波
日本军国主义将侵华战犯变成战争机器中嗜血的魔鬼,鲜血和暴行成为他们在战争中的兴奋剂。而一旦战争结束,经过教育改造的战犯军国主义阴魂飘散,一遍遍回想这些罪行就成了煎熬。
被称为“一号战犯”的铃木启久,在沈阳特别军事法庭接受审判时泪如雨下,他说:“想到那些被我毫无理由地加以杀害并被我破坏了和平生活的人们,我的心好像就要碎裂似的难过。”
李明华介绍,在战犯管理所的号召下,战犯们以自己的犯罪事实为素材,以改造悔罪为主题,创作了“南京大屠杀”“活地狱”等小说30部,个人写作小说、诗歌、剧本、散文330篇,实录339篇。这些作品真实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表达了认罪悔过、重新做人的决心和态度。
1956年6月到8月,1000多名被免予起诉的日本战犯开始分三批回国。被判刑的45名战犯中,除1名在服刑期间死亡外,大都被提前释放回国。
回到日本后,为了加强联络,释放战犯联合组建了自己的组织——“中国归还者联合会”,简称中归联。其宗旨是:为了要过和平的生活,彼此互相援助,并为增进日本、中国之间的友谊以及为了和平而奋斗。
“这些战犯归国后,大多数成为了中日友好的推动者和捍卫者。”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馆长张继承说,“他们认为,是中国人民以博大的胸怀和人性的力量,将他们从‘鬼’变成了人。”(据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吴小军、崔清新、徐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