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人民网日文版
人民网中日文手机报 | 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合作启事
人民网>>日本频道>>时政

日本高军费背后的百年变迁【4】

2015年02月02日08:22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凭借全面执政的优势,新的预算方案获得通过。1987年度日本的军费规模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04%,实行了10年的“1%限额”自此被突破。
原标题:日本高军费背后的百年变迁

但甲午战争期间的“临时军费支出”状况又如何?

先看清政府的情形,甲午战前不久,李鸿章为应对日本,曾要求户部特别拨款300万两白银作为军费,但朝廷仅答应筹措150万两,并且筹措进度缓慢。而日本一方,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就陆续增加了4000万两白银用作临时军事预算。

战争开始不久,清政府陆续采取了筹措军费的紧急措施,但收效甚微。不得已之下,清政府决定改变传统做法,改为“息借商款”,用提供利息的方式从民间募资。起初这一新鲜政策收效迅速,但很快就出现了“执行难”。由于全国各地的标准不一,对政策理解差异等因素,军费筹措时机一再延误。

相形之下,日本政府临时军费筹措为何如此迅速?

在明治时期,日本不仅通过“废藩置县”、税制改革等政策,使得政府掌握了全国的财政大权,还发展了各种形式的军费筹措方式。

典型一例是“军事公债”。当1894年中国清朝的各级文武官员们尚不清楚何为“息借商款”时,日本明治政府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习惯通过发行公债的方式补充政府财政及军费开支。1886年时,明治政府首次发行海军公债,几年之内发行公债达到1700多万日元。

此外,灵活的税收政策也常常被日本政府采用。如1874年,明治政府新设立“家禄税”,规定除军官和驻外使节之外的“敕任官”须将俸禄的十分之一、“奏任官”将俸禄的二十分之一纳税,用作陆海军军费。在特定时期,日本天皇甚至会通过行政命令,强制要求各类官员无条件将薪俸按照一定比例上缴国库支持军事建设。

二战“军费优先”

  1. 分享到:
  2. (责编:刘戈、陈建军)

编辑推荐

  1. 安倍将与普京第13次会晤
  2. 五万日本市民举行护宪集会
  3. 日欧将加速自由贸易谈判
  4. 安倍赴地震灾区视察灾情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今日要闻

  1. 李克强会见日本外相李克强会见日本外相
  2. 程永华大使赴熊本灾区程永华大使赴熊本灾区
  3. 奥巴马将访问广岛奥巴马将访问广岛
  4. 日本外交新动向日本外交新动向

军事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