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31日10:1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二战结束前被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有2800余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踏上寻亲之路,陆续回到日本。然而,回到祖国的他们,多数人没有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于是, 他们把中国的生活复制到日本,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依然保留着过春节的习惯,在除夕和家人朋友团聚…… |
和工地上的同事们在一起时,木村成彦并没有感到日本人对他的排斥,但他们会问:“你们中国有什么什么吗?”开玩笑时,他们会说:“你这个外来日本人,简称还是‘外人’。”在日语中,外人就是外国人的意思,“这和小时候,小孩儿打仗时叫我‘小日本鬼子’一样。”
比木村成彦晚回到日本三年的土佐范俊开始的日本生活并不如意,“都46岁(虚岁)了,哪里还能学会日语。”他开始打工挣钱,早晨6点起来到宾馆铺床叠被子、做清扫,然后中午刷盘子,下午去公司打扫卫生,晚上再去上日语课。
这样的生活,让原来在中国是个副处级干部的土佐范俊难以接受,和国内老同事去电话的时候,他说自己千头万绪,满腔苦衷一言难尽。“后悔,但也没办法,回去别人瞧不起,要硬着头皮干下去,而且孩子在这里感觉非常好。”
走过了最困难的开始,生活逐渐迈上正轨,土佐范俊重新做起了在中国从事过的给排水工作。在工作的最后5年,他还被派到无锡工作,筹建污水处理厂。“他们还是觉得我是中国人吧。”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原因,他始终感到与同事有隔阂,不过大部分人都待他十分友好,“除了一些瞧不起人的,我也瞧不起他们。”
“那您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呢?”
面对这个问题,他们都沉默良久。
“只能说,我身上流着日本人的血,但思想那一套是中国的。”“硬件是日本的,软件是中国的。”“思想上我应该觉得自己是中国人,看比赛的时候我还是希望中国赢。”
他们把中国的生活复制到日本,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依然保留着过春节的习惯,在除夕和家人朋友团聚。平时,木村成彦和妻子在家蒸馒头、包水饺,妻子最近在看《杉杉来了》;土佐范俊一直喜欢吃炒菜,日本的煮物和炸食在他看来都是“过犹不及”,早年买的中国节目的录像带碟有1000多份……
“虽然是到日本了,但还是中国的那一套。”土佐范俊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