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日本煮饭仙人86岁的村嶋孟来离开了经营长达54年的大众食堂“银舍利屋GEKO亭”来到中国,可他为何要来华传授煮饭技艺呢?
【旅游】北海道旅游攻略北海道拥有四季分明的季节和雄伟的大自然,资源丰富的大海与肥沃的土地哺育出了安全、放心、味道鲜美的食材...
【攻略】北陆新干线走走停停途径日本上信越和北陆地区,按照最终的规划,这条线是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的连接东京与大阪的另一条交通大动脉...
【折扣】新宿·小田急百货日本频道读者独享小田急百货店商城推出的5%的让利优惠+8%免税的实惠购物活动火热进行中......
【三重】G7峰会“遗产”G7首脑会议给三重县带来的经济效果将达到480亿日元,多有哪些行业受惠了?如何发现三重的魅力呢?
【路线】日本自由行极致日本:日本自由行钜惠线路供应商,为游客提供惬意·自由·舒适的日本之旅一站式服务...
【自由行】上海出发自由行线路上海出发日本自由行线路:冲绳·东京-京都-大阪黄金线路·潜水&滑雪等个性线路·无羁无绊的旅途......2016年10月03日09:31 来源:中国新闻社
| 10月的清晨,秋高气爽。吃完早饭的李淑兰来到院子里锻炼身体,看着院子里的孩子们骑脚踏车、做游戏。“我姑娘小时候最喜欢在这儿跳绳。”这位90岁老人口中的“姑娘”是指日本养女池边顺子。 |
10月的清晨,秋高气爽。吃完早饭的李淑兰来到院子里锻炼身体,看着院子里的孩子们骑脚踏车、做游戏。“我姑娘小时候最喜欢在这儿跳绳。”这位90岁老人口中的“姑娘”是指日本养女池边顺子。
李淑兰住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长椿街,是日本遗孤的中国养母。一直让老人念念不忘的池边顺子已回日本生活36年了。顺子身体不好,成为老人的最大牵挂。
中日两国民间团体2日在中国哈尔滨与日本东京同时召开关于中国养父母与日本遗孤问题的研讨会。李淑兰蹒跚而来,当她得知在日本的养女因生病无法参加东京的研讨会后十分担心,并为女儿录下一段视频,委托日中友好之会将视频送给女儿。
1945年日本战败后,大量日侨、日俘在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帮助下返回日本,大量日本儿童被抛弃。在战后极为艰难的历史条件下,饱受日寇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收养了4000余名日本战争孤儿,以父母之恩,善待敌人之子。
“5岁的孩子,眼神里充满排斥和恐惧,怎能忍心将她抛下?”就这样,年仅20岁的李淑兰拿着一张写有孩子生日和住址的“托孤信”,收养了池边顺子。在中国家庭长大的顺子从此多了一个中文姓名——田丽华。
1950年,李淑兰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对长女,她仍是一如既往地呵护。“顺子从小身体就不好,患有癫痫、膀胱炎。那时我们省吃俭用,攒下钱来给她看病。”李淑兰回忆说。
在黑龙江出生、长大的顺子,也在黑龙江结婚、生子。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一些日本遗孤相继被日本政府接收回国,李淑兰也同意顺子回国与亲人团聚。
“从5岁盼到41岁,硬要顺子说不想亲妈,那是假话。”李淑兰擦擦眼睛,说:“顺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在家里是最听话懂事的孩子。看到顺子那么高兴,我当时心里酸甜苦辣啥滋味都有!”
1981年,池边顺子带着五个孩子回日本寻亲,但这份特殊的情缘未断。
“从大姑回日本到现在,有两次来中国看望奶奶。”李淑兰的孙女董嘉怡告诉记者:“每次大姑回来,奶奶都格外高兴,提前准备大姑爱吃的饭菜,同大姑有说不完的话。”
“前几年,因为顺子身体不好加上搬家,我们曾一度失去联系。”李淑兰接过话茬说,2015年,由于担心顺子的身体,这位高龄老人不顾孩子们反对,到日本寻找女儿。终于,在中日两国民间团体的帮助下,李淑兰看到了病床上的顺子。“孩儿是娘的心头肉,看见她的那一刻,我哭了,她也哭了。”
如今,年逾九旬的李淑兰在儿子的照顾下安享晚年,了解她心病的子女与老人在一起时,一般不会提到日本的亲人。“奶奶患有高血压,提起大姑会引起她的思念。”董嘉怡说。
71年弹指一挥间。日本遗孤的中国养父母们诠释了战争史上空前的大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纷纷离开人世。生活在哈尔滨的中国养父母如今只剩李淑兰一人。
“我想再见日本女儿一面!”李淑兰说:“我老了,她也不年轻了。我想她,我想趁我还能动的时候再去看看她,也许那将是我们最后的见面了!”(中新社记者 刘锡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