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13:19 來源:海南日報
日本的公眾對自然有一種朴實的關愛。即使是東京這樣的世界都會,城市裡也是郁郁蔥蔥,鳥蝶飛翔。街道上盛開的花朵,也從未見過有人隨意採摘。 |
東京的環境展上,一個用白紙粘塑起來的大象。 溫波 攝
■ 溫 波
日本的公眾對自然有一種朴實的關愛。即使是東京這樣的世界都會,城市裡也是郁郁蔥蔥,鳥蝶飛翔。街道上盛開的花朵,也從未見過有人隨意採摘。
近幾年,國內的不少民間鳥類團體忙碌於在山間田野,拆除捕殺候鳥的鳥網, 然而捕鳥之事依然盛行。我也時常思考,如何讓公眾對自然界中的生命可以更加愛護。日本的一些社會教育方式,或許可以對我們有不少啟迪。
在日本,從孩子出生后,就可以進入保育園。為了保証保育質量,每個保育園有嚴格的人數限制,所以並非每個孩子都可能進入保育園。 我的孩子當時進入的是東京上水保育園,每個班級都是以自然中的植物命名。我孩子的班級叫“郁金香”,孩子有兩個月到10個月大的。保育園裡長年飼養著一些小動物,如烏龜、鴨子和金魚等等。在日本的小學也是如此,通常學校都會讓學生參與在校園裡飼養兔子、家禽這樣的小動物。孩子從小和這些小動物一起成長,對生命的存在和價值會有一種天生的認同。
日本的社區公園也是兒童親近自然的場所。日本的土地是私有的,因此城市保留大量的公共綠地,作為公眾休憩、兒童游樂的公園,散布在社區之中。公園中的各種游樂設施也大都是動物的形象,如大象、河馬、食蟻獸等等。這些動物的形象也和孩子們童年的記憶深深融合在一起。社區公園也保留了大量的自然風貌。即使在東京這樣的城市裡,野生鳥類的品種和數量也是非常可觀。蜥蜴、獾、蝙蝠等動物能夠在東京市內生存繁衍,也得益於這些公園作為生態小區的作用,相互鏈接起來成為城市的生態走廊。有野生生物的存在,孩子們對自然的興趣就會增多,在自然中游戲長大,既可以避免兒童自然缺失症,也豐富他們對自然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