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3日16:47 來源:新華社
購物是中國人旅游的重要內容,羊年中國春節10天期間,約45萬中國游客在日本購物花掉近60億元人民幣。猴年春節將至,日本各地早早瞄准商機,紛紛想方設法吸引中國游客。但資深業內人士也提醒說,中國游客要提防日本的“購物陷阱”。 |
游客需警惕日本“購物陷阱”
W是在日本一家大旅行社工作多年的業內資深人士。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日本各種“購物陷阱”依然存在,有的不過換換形式而已。
一些非正規的地接社、黑導游等帶游客去偏僻地方的所謂免稅店購物,是長期存在也是最常見的“購物陷阱”。這些商店的化妝品、“健康”食品、“新科技”產品等往往售價比進價高出數倍,還有的干脆就是假冒偽劣產品。
導游的“忽悠”手法也不斷翻新。他們往往經過旨在給游客“洗腦”的“話術”培訓,以忽悠游客買高價產品。W說,她認識的一個小旅行社女導游曾給她聽一段培訓錄音,其中要求導游告訴游客自家多麼有錢,干導游全是出於興趣﹔對於要兜售的“健康”食品,要說自己常吃並要說大自己年齡以體現效果。
據W介紹,另一陷阱是用餐消費。比如,誘導游客在溫泉旅館吃高價生魚片。日本一些餐館也與非正規的地接社和黑導游勾結,以一般牛肉冒充高價神戶牛肉,以普通螃蟹冒充帝王蟹等,坑騙游客。W說,這樣的“高檔”消費,每人每頓約需1萬至2萬日元(約合500元至1000元人民幣)。
說到這些亂象的原因,W指出,近年日本旅游業火爆,催生出眾多小旅游公司,很多人經過很短培訓就上崗做導游或無証上崗做黑導游。小旅行社惡性競爭,中國國內的組團旅行社也為獲利壓低地接社接團價格,導致后者以虧本價接團,帶團導游沒有工資,地接社和導游想賺錢,隻能誘導游客高價購物。
此外,日本監管部門監管不力。小旅游公司和導游數量陡增,監管部門有些應接不暇﹔在查處方面,非正規地接社被查后常會改個名字出現,黑導游被查后頂多就是罰款20萬日元(約合1萬元人民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