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4日08:11 來源:新華社
更多的便利,更多的優惠,更多的購物去處,在為他們這一次出游購物的質量背書。不過,與此同時多處留心,也是買得舒心的一大前提。 |
購物消費,諸種陷阱,多處留心
中國游客面前,除了山川風光旖旎,商品琳琅滿目,諸多購物與消費陷阱也換湯不換藥,一如既往存在,“地方特色”鮮明。
勿貪便宜,是埃及導游阿杜對中國游客的忠告。他還指點說,在開羅著名的哈裡裡市場,相比那些傳統手工藝品的批量生產仿制品,真貨反而粗糙些,有打磨痕跡。
這一忠告普遍適用。如在越南買天然乳膠寢具,其實正規商店和超市的名牌價格大幅低於所謂“隻對中國人開放”的免稅店,別為后者“最后一天”的“買一贈一”所惑。在泰國,小販賣的鱷魚皮制品假貨與真品價格可差20倍以上﹔路邊買個私人兜售的電話卡,一時方便,個人信息因此泄露事大。
不過,在澳大利亞買護膚保健品卻須防“高價”障眼,警惕“黑心”免稅店以偏高價位銷售貨品,比如通過更換標簽以次充好,冒充本地制造和名牌。
旅游團費也要注意。資深業內人士W說,日本6日游最低也要6000元人民幣。低於此價,地接社和導游賺錢便隻有靠誘導或“忽悠”游客高價購物。如受過“話術”培訓的導游會說自己常吃某“健康”食品,並會夸大年齡以偽示效果,而一些偏僻“免稅店”的化妝品、“健康”食品和新科技產品等,售價數倍於進價,並有假冒偽劣混跡其中。
用餐消費的陷阱,日本餐館有的以大路貨冒充神戶牛肉、帝王蟹等。若在埃及,看菜單需確認貨幣單位,免得把一頓便飯吃成“米其林三星”大餐。另外,在美國中餐館,近期據悉有中國游客結賬信用卡遭盜號的前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