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18日08:00 来源:新民晚报
一起来构筑遵循“自立与共生”原则的东亚共同体,帮助日本思考如何摆脱它不依靠美国依靠谁的困境,或将会是一种合情合理的选择。 |
与一厢情愿却难以保证客观责罚的“罪己”相对,“祓禊”是来自外部的责罚。唯有经历“祓禊”的仪式和磨砺后,即真正求得社会的谅解后才可能获得新生。如一个政治家因某事引咎辞职做出相应的“罪己”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当选复出时,便会称“祓禊结束了”,意即已经接受社会责罚并获得许可再度复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尚有前嫌未释,即使再度复出时任职高于其当年辞去的职位,也不会再有人来翻其旧账。这种例子很多,如大家较熟悉的福田康夫。2004年5月7日,时任小泉内阁官房长官的他因三年零一个月没有按时缴纳国民养老金引咎辞职以示罪己,却在3年后的2007年9月25日当选为第91任日本首相。虽然国民养老金问题至今都未得到解决,但福田康夫荣任首相后无论其政敌还是媒体都不会再纠缠此事。
把握了日本人的“祓禊”与“罪己”心理,有助于理解日本民众为何会在历史问题上与右派政治家的认同意识日趋增强。在战后初期,多数日本人都能承认日军在侵略战争中有过残酷行为,因而皆有很强的负疚感,但这种负疚感却随着战争责任在“一亿人总忏悔”的口号下化整为零而不了了之。随着甲级战犯的释放和战时领导人一夜之间官复原职,及至今日,当年战犯的儿孙都已再度重返日本首相宝座了,按照日本人的“祓禊”心理,很多日本人自然会认为“一亿人总忏悔”的反省“罪己”得到了受害国的原谅,已经过了“祓禊”关,历史的包袱终于可以卸下了。但当其得知自以为是的“罪己”并未得到亚洲受害国人民谅解时,便表现得有些老羞成怒,在历史问题上口无遮拦。因此,从日本国民性的视角来看,“罪己”与“祓禊”这一日本人自我再生机制,才是日本的历史认识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
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的思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