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08:37 来源:检察日报
日本检察机关近年来开始尝试建立另一种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即在最高检察厅内部设置监察指导部,专门负责对各级检察官违法乱纪行为的监督、调查。监察指导部的检察官,类似军队中的宪兵(军事警察),被称为“检察官的检察官”。 |
日本检察机关尝试建立另一种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众所周知,大陆法系国家的检察官,历来被誉为“法律守护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行使侦查、公诉和执行大权,位高而权重。但是,“谁来监督监督者”,始终是大陆法系检察制度设计上的一个悖论。正因为大陆法系检察官大权在握,为防止检察官滥用权柄、操纵案件,制度上就必须为检察官设置检察官,以收监督、节制之效,这正是大陆法系国家普遍奉行检察一体制的根本原因所在,盖因上下一体、上命下从,上级可以指挥、监督下级,以最高检察机关之检察总长节制全体检察官,防止个别检察官滥权舞弊。
但是,近年来在日本,检察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一是检察总长分身乏术、根本无力对个体化的检察官进行有效监督,所谓检察总长节制全体检察官更像是“安徒生的童话”。二是在层级化、官阶化甚至官僚化的日本检察体系内部,所谓上级指挥、监督下级可能演变为官官相护。正因为如此,日本检察机关近年来开始尝试建立另一种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即在最高检察厅内部设置监察指导部,专门负责对各级检察官违法乱纪行为的监督、调查。监察指导部的检察官,类似军队中的宪兵(军事警察),被称为“检察官的检察官”。
在日本,监察指导部只设置在最高检察厅,其他各级检察厅均未设置这一部门。日本最高检察厅监察指导部的设立,与日本特搜部制度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以东京特搜部为代表的日本检察机关特搜部因为成功侦办了一大批高官权贵的贪腐弊案,而树立了日本检察官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正直形象,但也由此造成特搜部检察官位高权重、难以制衡的隐患。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陆续发生了多起由特搜部立案调查最终却被平反的冤案,包括由特搜部查办的逮捕多名政治家的“煤矿国管疑案”、涉及多名国会议员的“卖淫贪污事件”以及“陆山会事件”等。这些事件经由日本新闻媒体披露报端,在整个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其间还发生了日本检察官以损坏检察官名誉为名逮捕新闻记者的事件,更使得日本国民对特搜部检察官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并使日本检察官的正义形象遭受极大挑战。这其中,又以2009年发生的大阪地方检察厅特搜部检察官篡改证据、出入人罪的“村木案”影响最为恶劣,并直接触发了日本社会对特搜部制度的全面检讨以及日本最高检察厅监察指导部的设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