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人與上海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歷屆都不缺日本電影的影子,岩井俊二已經多次或以參賽主創身份或以評委會身份蒞臨上海電影節。
【世界杯,日本球迷贏了】三場比賽日本隊都不出色,但是日本球迷卻始終展現出了優秀的自制力和素質,忍耐著遺憾和悲痛,堅持賽后清掃會場,撿拾垃圾。
【京都】日本人的心靈故土作為日本古都,自然與文化歷史氣息都引人的世界游人的目光,庭院、建筑等文化遺產都低調地宣示著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與歷史底蘊。
【盤點日本絕景車站】日本有不少“絕景車站”,它或許只是你沿途的一處驛站,也或許是你的終極目的地,都請放慢腳步下車舉目遠眺那些絕妙風景吧。
【日本旅游·新潟縣】愜意地泡在新潟那溫暖的水中,欣賞著遠處夕陽落下,將海面粼粼波光染作點點碎金的浪漫景色,那將何等令人沉醉。
【揭秘】AKB48等紅星整形疑雲本期策劃我們總結了日本媒體自個爆料的藝人動刀整形疑雲,不妨看看這些藝人如何做到完美轉身的。
【策劃·漫畫大家的故鄉】鳥取縣是動畫片《名偵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剛昌的故鄉,也是鬼怪漫畫第一人、一代漫畫經典《鬼太郎》的原作者水木茂的故鄉
【旅游】宮城縣的風物詩魯迅筆下的仙台,就是宮城縣的省會,讓我們在曾經讀過的仙台印象的回憶聲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對宮城縣來一次俯瞰式的神游。
群馬,自由行的樂園群馬縣享受到日本京畿之地的輻射作用,日本自由行已向中國游客開放,自然旅游資源豐富的群馬不失為你日本自由行的選擇之一。2014年03月19日08:17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 日本四大鐵路公司(東日本、東海、西日本、九州)17日宣布,將於4月1日成立“國際高速鐵道協會”。 |
日本四大鐵路公司(東日本、東海、西日本、九州)17日宣布,將於4月1日成立“國際高速鐵道協會”。日本共同社18日報道稱,協會將於4月10日在東京首次開會敲定工作方針。據報道,四家公司將攜手向海外輸出新干線技術和設備,推進日本高速鐵路標准成為國際化標准,同時還將邀請計劃建設高速鐵路的美英等國的鐵路公司加入,以利於獲取訂單。目前中日在全球鐵路的市場份額相當,日本經常將中國列為假想敵,多位中國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日在高鐵出口市場形成競爭關系,但日本很多技術比不上中國。
《日本經濟新聞》稱,預計包括車廂和零部件在內的全球鐵路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將以每年2%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2020年之前將比目前增加20%以上,增至2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367萬億元)。在全世界,加拿大的龐巴迪、法國阿爾斯通和德國西門子“三巨頭”的市場份額位居前列。在全球各地規劃的高速鐵路建設項目中,三大企業正著眼將舊線路和貨物列車也融入高速鐵路的標准化。與此相對,日本企業希望向全球銷售使用專用線路、安全性高的高速鐵路系統。這個協會旨在爭取使日本提倡的成為國際化標准。
除了美國和英國外,預計澳大利亞、中國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越南的鐵路公司和相關機構也將加入“高速鐵路協會”。各國和各地區都在推進高速鐵路建設計劃。該協會將宣傳日本高速鐵路的安全性等,爭取在獲得訂單方面佔據有利位置。在全球鐵路市場,日本企業的份額僅為10%左右。全球三大企業擁有一攬子提供鐵路車廂、售后服務以及運行系統建設的體制,而日本企業僅提供車廂和設備,這是日本企業落后的原因。
目前中國企業在全球鐵路設備制造商中的市場份額為10%左右。國外建設高鐵每公裡成本一般為0.5億美元,而中國為0.33億美元。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對《環球時報》表示,在高鐵技術出口方面,中國也需要技術、標准、設備全套出口。王夢恕說,日本高鐵的規格和我們是一樣的,但是他們很多技術都趕不上中國。比如軌道技術,由於國土面積大的現實需求,中國已經實現1000多公裡軌道的無縫線路,日本隻能幾百公裡。我們的軌道100度溫差不變形,而德國、日本都沒有這樣的技術。速度方面,每小時350-360公裡的設計,我們跑300公裡,現在正在實現320公裡,而250公裡的設計我們跑220公裡。日本按照250公裡的規格修建的高鐵隻跑200公裡。中國機車造價比日本低,性能也更好。此外,我們的供電系統也很可靠,供電網的立柱距離比日本大,我們是50-60米,日本隻有30米。“現在流行這樣一個說法——機械加工找德國,小電器找日本,上天的技術找美國,高鐵的技術找中國。”
日媒報道還稱,日本還計劃通過設立由日本JR公司主導、原日本國土交通省的人士以及車廂廠商等參與其中的組織,官民一體促進日本高速鐵路的出口。中國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研究員張柱庭對《環球時報》表示,日本是社團社會,不是政府主導型社會,所以這個協會成立並不奇怪。我們的優勢是行政主導,但日本的方法值得中國借鑒。
張柱庭認為,誰能在高鐵出口上取勝還是要靠技術本身、服務的連續性以及經濟性。因為對技術有需求的國家往往還是發展中國家,需要考慮經濟上的合算性。而中國借助龐大的國內市場,在經濟性上有一定的優勢。而且,“從乘客的角度看,我們的高鐵還是很舒適的。”(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文玉 環球時報記者 鄭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