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08:50 來源:新華網日本頻道
高倉健十分低調,很難從媒體上得到他銀幕之外更多的消息。偶聞一二事,足見其為人:得悉《追捕》配音的中國演員畢克去世,他發來唁電表達哀悼﹔拍攝《千裡走單騎》,無意間看見中國合作者打噴嚏,悄悄給買來一件皮衣…… |
中國人民熟悉的日本藝術家高倉健離去了,引發了一代中國觀眾的無限懷念,同時帶著對一個時代的追憶與思考。這懷念,源自一份敬意,源自他對電影事業的堅守,源自他為促進中日文化交流的積極貢獻。
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高倉健成為很多中國觀眾走進電影院的理由。此間,正是筆者的中學和大學時代。
電影《追捕》,讓中國觀眾第一次認識這位日本男演員,他扮演的檢察官杜丘為當時一些中國小伙乃至演員模仿:眼神那麼冷,表情那麼硬,臉頰那麼鐵,衣領盾牌似的豎立。
然而,模仿皆成笑談。
“高倉健熱”之際,某出版社翻譯出版了一本他的傳記。恍然知道,早在《追捕》前20多年,高倉健就已享名戰后日本影壇﹔驚訝發現,很長一段時間他竟是一位英俊的文藝小生﹔閱后長嘆,中年之前他經歷太多痛苦:孩子流產,住宅焚滅,婚姻破裂,孑然一身……
經歷如此變故,還能回到攝影機前,大概隻能解釋為對電影事業的堅守。生活的磨難成為人生的磨礪,昔日的英俊燦爛,化為符號般的“高倉健冷峻”。
但是,這個“符號”有著豐富的涵義和深沉的解讀:透過《車站》警官英次的內心沖突和痛苦、《遠山的呼喚》逃犯田島耕作的隱忍與感恩、《幸福的黃手帕》出獄者島勇作的掙扎與期待……人們看到的,分明是人性的至真至善、男人的正直與擔當,以及戰后日本社會的苦難與傷痛。
這種“冷”與“暖”的統一,見諸其日常生活。高倉健十分低調,很難從媒體上得到他銀幕之外更多的消息。偶聞一二事,足見其為人:得悉《追捕》配音的中國演員畢克去世,他發來唁電表達哀悼﹔拍攝《千裡走單騎》,無意間看見中國合作者打噴嚏,悄悄給買來一件皮衣……
冷峻下的人性之光,溫暖著觀眾,成為無以取代的藝術魅力。1986年,高倉健第一次來中國訪問,所到之處,萬人空巷。近20年后,年逾古稀的高倉健再度來到中國,拍攝張藝謀執導的影片《千裡走單騎》,傳達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
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高倉健在日本,在中國,乃至亞洲,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他的名字,和山田洋次、熊井啟、小栗康平、田中絹代、栗原小卷、吉永小百合、倍賞千惠子、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等一大批杰出的日本電影人,與充滿對歷史沉痛反思的《望鄉》《泥之河》《絕唱》《風雪黃昏》等日本影片一起,同時進入中國人民的視野,成為中日文化交流中值得回顧的一頁!這批日本電影人以其藝術才華,更以其反思戰爭的勇氣、對人類和平的真誠向往,贏得了中國觀眾的廣泛尊敬。
僻遠的村子,女主人在家門口挂上長串黃手帕,迎風飛舞著,向獄中丈夫示意永恆等候的決心……這是電影《幸福的黃手帕》結尾最詩意、最動人的鏡頭。今日,男主人永遠謝幕了,天堂迎接他的,應該就是這最溫暖的一幕吧?(記者廖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