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財經

丁剛訪日手記(二):日本經濟真的那麼糟糕麼?透過GDP看日本故事另一面【3】

2016年04月21日10:38  來源:環球網

飛機在中午時分抵達東京羽田機場。十五年前,我有過一次在這裡轉機的經歷。迄今記憶猶新的是機場的分類垃圾桶。那時我已在歐美工作多年,對垃圾分類做過採訪。
原標題:丁剛訪日手記(二): 日本經濟真的那麼糟糕麼?透過GDP看日本故事另一面

東京市郊一個小區正在出售的房屋樣板房(作者供圖)

出售房屋的價格牌(作者供圖)

1968年,日本GDP總量超過西德,達到1000億美元,從而在經濟規模上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但這一年日本的人均GDP仍排在世界的第20位。1971年,日本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3年后增加到了3000美元。日本人均GDP從10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再增加到3000美元所用的時間分別隻有6年和3年,不僅在速度上大大快於西方發達國家,而且也基本保持了社會穩定。日本成功避開“中等收入陷阱”可以說是個奇跡,但這個奇跡不只是因為日本經濟發展快、日本人更勤勞、日本公司效率更高,更是因為它建立了一個較為公平的分配制度。

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以后,在80年代的經濟泡沫尚未破裂之前,日本就已經基本完成了福利制度的建設,建立起了足以抗衡后來出現的更嚴重、更長時間的經濟衰退的力量。這些年來但凡西方國家出現較大規模的經濟危機,日本都沒能躲過,有時甚至經受危機的時間比別的國家更長,但日本都沒有一蹶不振,謎底就在於日本分配制度的“基礎建設”比較好。

也許,是那些嚇人的經濟停滯的數據,讓我們總以為日本人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衰退生活之中。但你不能因為不喜歡這個國家,就總是把它不好的一面展現給讀者。你不能因為這個國家總和你搗亂,就肯定它會一天天爛下去。如果一個國家能堅守四十多年的垃圾分類,建立起順暢的交通系統,都市中不再有塔吊林立;如果二十年來大多數人收入穩定,過著平平常常的生活卻能享受到較完備的社會保障,我們又該如何定位它的經濟呢?

這不是在給一個與中國相距遙遠的國家做評估,而是要給一個與中國一衣帶水的經濟大國作出准確的估計。這個國家必定是“中國夢”實現過程中無法回避的極為重要的外部能量。(作者是《環球時報》高級顧問、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1. 分享到:
  2. (責編:張麗婭、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日本經濟形勢·政策
  2. 日系摩托的速度&激情
  3. 日本產品·日本貨資訊
  4. 中日經貿往來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財訊播報

  1. 日系摩托車日系摩托車
  2. 中日經貿中日經貿
  3. 中日產業報道中日產業報道
  4. 在華日企新聞在華日企新聞

中日經濟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