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人民网日文版
人民网中日文手机报 | 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合作启事
人民网>>日本频道>>社会

旅日中医:抢买日本汉方药,是面向中医的一贴猛药【2】

2016年04月02日09: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留日中医药学者、医学专家与日本传统医药界友好人士2014年组成“日本中国传统医药学会”,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原浙江省中医院肾病科专家郭佩玲医生出任首任会长。3月14日,郭佩玲医生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抢买汉方,是面向中医的一贴猛药。”

就我本人来说,为了加强与世界中医学者的信息交流,我加入了 “海外华人中医论坛群”的微信群。该群有4000多人,分成14个群,我是日本方面的“群委会”成员。同时,我也一直通过浙江省中医药大学的“浙中医海外校友群”的微信平台与母校保持联络,及时反馈日中信息。

中国中医与日本汉方的异同

问:我们来谈谈中国中医与日本汉方,郭医生您来日本多年,从您这样一位中医权威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中医与日本的汉方的异同分别在哪里?该如何区别它们?

答:是的,我到日本已经20年了,刚来时,看到日本的汉方,就觉得这不就是中国的中医药嘛,但随着在日时间增长,越发觉得这个汉方与中医还是很不同的,我大致总结了这样几点:

第一,命名不同,我们叫“中医”,他们叫“汉方”,或称为“东洋医学”。其实 “汉方”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日本化的中医学,明治以后为区别西医始称为“汉方” 。你不能跟日本人说“中医”,他们听不懂。去年我们第一次演讲会,说“中医”云云,日本人就说“听不懂”,不能理解,这是名称上的不同。

第二,从历史上看,中医学有4000年的历史,日本汉方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是从平安朝开始的,是从784年开始,相当于我们中国的隋唐时期。我们有《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宝书,日本没有;从历史上看,中医发源于先秦,成于战国、秦汉,在唐宋明清越来越巩固了,中医学是完整的、系统的,有理论、有方有药,但日本没有,以“津村”147种汉方制剂为准,基本是根据中国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药组成袭用,“津村”编的汉方制剂小册子,也写明出典是中国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我认为,日本的“汉方”是离不开的中国中医学的,是一棵树上分枝。

第三,日本汉方的概念不明确,因为日本没有这方面的专门大学,他们的汉方医生是西医生通过“自学”,参加相关的学会、讲座来学习中医,有的是到中国留学,所以在理论上就不规范、也不系统。在日本,没有国家的“汉方医生资格”一说,是西医生都可以开汉方。就算他们通过各种学习,通过了中国有关部门举办的“世界中医师”资格考试,但在我们中国中医师眼里,还是觉得不够正统。

第四,从诊断方法来看,中医与日本汉方也很不相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以六经辨证、四诊八钢、卫气营血、气血津液、脏腑辨证等。讲究号脉看舌,了解病史,并加上自己的分析,分清阴、阳、虚、实、辩证清楚再用药;而日本是西医生学中医,常常以病用方, 用方来套病,也有让人“啼笑皆非”。但是日本汉方重视腹诊,并加以发展,可以判别虚实、淤血内滞、心下痞硬、胃内停水、肝气郁积等,而中医更注重舌诊与脉诊、脏腑辨证等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第五,日本汉方的理论,依据的仅仅是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而中医就多了,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外,要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温病学》等经典著作。中国的一名中医师,要从中医基础开始,包括中药方剂理论,再到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整个系统都要学一遍。

第六,从方药(方剂)上看,中医与日本汉方有相同也有不同,中医方药有:颗粒冲剂、丸药、膏药、胶囊、片剂、酒剂、合剂、糖浆、注射剂……,而汉方药主要是:颗粒冲剂147种以上、煎药约210种,其它还有丸药、胶囊、片剂及散剂等。

  1. 分享到:
  2. (责编:马潇漪、陈建军)

编辑推荐

  1. 七夕猫咪身穿浴衣迎客
  2. 日本乐高玩家打造逼真美食
  3. 日本推出自带美甲长筒袜
  4. 2020年东京奥运会会徽公布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社会热点

  1. 日本福利院袭击案日本福利院袭击案
  2. 日本兴起晒“蜜桃屁屁”日本兴起晒“蜜桃屁屁”
  3. 熊本熊恢复宣传活动熊本熊恢复宣传活动
  4. 日本“煮饭仙人”来中国日本“煮饭仙人”来中国

日本故事

热点排行

  1. 综合
  2. 财经
  3. 时事
  4. 娱乐
  5.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