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人民网日文版
人民网中日文手机报 | 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合作启事
人民网>>日本频道>>社会

日本米其林三星甜点师:成功靠天分,这是个误会【3】

2016年08月13日09:28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日语里有个词叫“别腹”,直译为“另一个肚子”。意思是不管吃得多饱,总有“另一个肚子”是为吃甜品预留的。如果把料理比作人体,甜品就是心灵的营养,少了它终归不行。

“一件事如能一口气干上三四十年,一定会有好结果”

尽管ToshiYoroizuka在日本已经成为“贵族甜品”的代名词,但对于大多数中国食客来讲还是个新面孔。今年,铠塚在中国开了第一家店,落户北京亮马桥。餐厅原定去年开业,但因为妻子去年因癌症去世,他的计划推迟了。铠塚透露,他在中国发展的“野心”是,要因地制宜,做出比日本更美味的甜品。因为日本的甜品是用日本的食材、按照日本人的喜好制作的,平行移动到中国肯定不会超越日本水平。“我不想在北京开一家水准不如日本的店,我一定要做出在北京才能吃到的美味甜品。”目前,有些食材还要依靠从日本、意大利等地进口。铠塚表示,他会找到中国独特的食材,在中国做出更好更美味的甜品。为了把天气、环境等外界因素对食材的影响降到最低,铠塚在日本承包了农田,自己种植。铠塚坚信,未来他一定会在中国拥有自己的农场。

鎧塚出生在日本的“匠人世家”,祖父和父亲是“家具匠人”,经营“鎧塚工房”亲手制作、雕刻家具;哥哥是一名“庭院匠人”。正因如此,鎧塚家喜欢什么都“自己动手做”,从来不在外面吃饭,有想吃的东西就照着电视或菜谱自己做。鎧塚受到影响,逐渐喜欢上了做菜。但当时日本已经有了很多厨师,相反甜点师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兴行业,鎧塚看好职业发展,加上自己很喜欢吃甜品,所以决定开始系统学习甜品制作。

日本人似乎成了“匠人精神”的代名词,铠塚也深表认同。他在欧洲求学时发现,西方人很难理解这种精神。“有没有天分真的只是个误会,其实这个最无所谓。”现在很多年轻人干什么都急功近利,总期望两三年就能交出个结果,失败了便归咎自己“没天分”。铠塚表示,一件事如果能一口气干上三四十年,肯定能出好结果。“我已经做了快30年,现在进入中国市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开始和新挑战。作为一名匠人,铠塚认为关键要有“无视的勇气”。聆听客人的意见很重要,但是“听进去”很危险。甜点师要相信自己的品味,不能动摇,如果全都按照客人的口味调整,最后只会丧失自己。

铠塚把这种精神成为“轴”,他说,弟子有了这根轴以后就可以放手不管了,总有一天他能做出美味的甜品,多笨都可以。“这跟棒球手不同,因为很多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成为铃木一郎(日本知名棒球手)。”

  1. 分享到:
  2. (责编:马潇漪、陈建军)

编辑推荐

  1. 七夕猫咪身穿浴衣迎客
  2. 日本乐高玩家打造逼真美食
  3. 日本推出自带美甲长筒袜
  4. 2020年东京奥运会会徽公布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社会热点

  1. 日本福利院袭击案日本福利院袭击案
  2. 日本兴起晒“蜜桃屁屁”日本兴起晒“蜜桃屁屁”
  3. 熊本熊恢复宣传活动熊本熊恢复宣传活动
  4. 日本“煮饭仙人”来中国日本“煮饭仙人”来中国

日本故事

热点排行

  1. 综合
  2. 财经
  3. 时事
  4. 娱乐
  5.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