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文化

到處浮動聲響的起落 中日文學中的“鬧中取靜”【3】

2014年05月05日16:44  來源:華西都市報

每個人都曾在生活的某個時刻體會到幽靜又深長的意味。
原標題:到處浮動聲響的起落 “鬧中取靜”你會不會?

是聲音,是光影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鹿柴》王維
  到了唐代,佛教在中國進入全盛階段,而禪宗也走向成熟和興旺,於是出現了透徹參悟禪門妙法而又具有卓越詩歌才華的王維。他被稱為“詩佛”,享有極高的榮譽。
  王維與佛教、禪學的關系非同一般。他名“維”,字“摩詰”,兩者合起來就是“維摩詰”,那是借用了佛教創建階段一位偉大的居士的名字。
  王維本人就是中國禪宗史上的核心人物之一,而說到詩和禪的關系,王維的重要性也是無可比擬的。他運用禪宗的哲理和觀照方法,為中國的詩歌創造了新的境界。如果說,王籍那一首《入若耶溪》最早嘗試通過描寫自然的幽靜來表現禪趣,那麼在王維的筆下,這種表現方法達到了堪稱精微美妙的程度。這種類型的詩王維寫得很多,我們單以《鹿柴》為例。
  王維在長安遠郊置有一座庄園式的輞川別業,“鹿柴”是其中的一處小地名(“柴”通“寨”),顧名思義,這地方應該常有野鹿的蹤跡,是相當僻靜的地方。整首詩沒有完整的景物畫面,沒有游覽者的行動過程,它只是擷取了兩件事物——聲音與光的變化,便恰好地呈現出“空山”的靜謐與幽深,以及含蘊於其中的深長意味。
  如果說,世界根本是個“無常”,海也會枯石也會爛,但那種過程不是某個人在某個當下可以體會到的,它有賴於知識和推理。而聲音和光,則無時不在變化之中,無時不在演示無常,只是它太平凡,人們未必能注意到。
  王維在這首詩中用了一個特殊的選擇,將它凸現出來了。這裡寫到的聲音是不見其人而但聞其聲,它是虛渺的,若有若無的,好像浮動在一個不能確切把握的地方﹔而光,是黃昏時透過樹林投射在幽暗的青苔之上的陽光,它也是虛渺的,若有若無的。你凝聽著那個從虛空裡傳來的聲音,想要確認它、捕獲它,可是它已經消失了﹔你凝視那個浮動的光影,想要感受它、體會它,可是它已經黯淡下去。聲音和光處於“有”和“無”的邊界,把人心從“有”引入到“無”。在一瞬間,你也許能夠對世界的真實與虛幻獲得一種生動的體驗和深刻的理解。你如果知道佛家所說“五蘊皆空,六塵非有”的理念,這一刻難免會想起它。
  不過王維寫的是詩,不是佛學講義。詩止於感性,它給出了提示,讓人受到感染,然后停留在意味深長的瞬間。終究,禪的本質是悟,不是一個依賴言說的道理。

  1. 分享到:
  2. (責編:劉戈、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日本電影人與上海
  2. 《漢魂與和魂》
  3. 《日中關系40年史》出版
  4. 日本阿宅聯誼會
  5. 日本吉祥物文化
  6. 渡邊淳一電影失樂園
  7. 日本電影淘碟指南
  8. 如何捍衛“舌尖文化”?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人文日本

  1. 上影節與日本上影節與日本
  2. 7機構邀中國學者赴日7機構邀中國學者赴日
  3. 日本端午節概略日本端午節概略
  4. 日本圖書館掠影日本圖書館掠影

日語加油站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